第二期 2002年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隨 筆
>> 當愛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台灣新竹縣峨嵋鄉雅歌小學紀遊
文.黃馥紅
 

曾幾何時,有學生問我:「老師,你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善意、有道德良知判斷的社會圖像,但如果你走進現實的社會,可不是你所說的理想?!」為人師者,總覺得盡己所能,把最好的告訴學生,我的答案是:外面的真實社會佈滿醜惡、陷阱,人往往以個人利益為待人處事的基準;是非顛倒、不欣賞、不感恩,但試想想,我給了你們一丁一點的事實,總也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要學習欣賞良善,改造偽惡,去蕪存菁,回歸教育本質。

『教育無他,只要愛得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一次偶然的機緣,參觀了台灣新竹縣一所體制外的另類小學,座落於被人形容為「鳥不生蛋的地方」。──汽車從台北出發,經過兩小時車程,組織活動的代表同學,左顧右盼,一路上探詢了好幾位老百姓,終於配合事前的準備功夫,穿越山林小徑,抵達了要探訪的台灣第一所多元智能理論實驗小學-雅歌小學。

來到「雅歌」,感染到一股濃濃的人文氣息,學校四周山巒環抱,大地是他們的舞台、自然是隨手而得的教學素材、音樂來自山澗的溪流、蟲鳴鳥嚶是樂譜,就這樣奏成了一首首動人的雅歌。成就了60多人的夢想。

校長是美國Ohio State University音樂教育博士,學校策劃創辦人,老師的工作夥伴,也是學生心目中的大孫老師。她為了教育理想,放棄了大學位高厚祿的系主任要職,為了新生一代體味真正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實現自我,找尋更多的自在學習空間;讓老師有更多發揮才能的機會,抹出彩虹亮麗的共融多色。

他們相信,教育的意義不在於輸入知識,而在喚醒智能。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提供孩子一個智能舞台,幫助每個孩子融解弱勢領域,發展強勢領域,使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他們相信,陪孩子學習先要營造環境;學校積極營造多感官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習的效率。根據內在動機理論,他們相信提供孩子一個生命舞台,讓一個人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幫助孩子積極成長,實現自我,參與社會。他們相信,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雅歌的家長能無怨配合,雅歌的老師無悔奉獻,親師積極的合作,幫助孩子以「品格第一」為學習原則。

雅歌不僅是安排均衡學習的多元智能課程,更開發多元的教學風格,規劃多元智能的學習活動;教師必須經常透過活動,觀察學童如何思考、學習、創造,檢核其智能特徵,以發掘孩子的強勢領域或弱勢領域。透過強勢智能的管道進入其弱勢領域。課程的統整,不只讓教師以多元智能的方式編製教材,也讓學習有困難者帶來契機。

一個不喜歡數學的孩子,經由老師長期接納,終於找到孩子唯一喜歡的烹飪課;透過烹飪的方式讓孩子學數學,就這樣找回孩子的笑容,也找到了學數學的另一管道。

雅歌透過多元評量,幫助孩子統整學習,孩子在學校學習如何學習。學校以三年一輪的主題為課程主軸,營造學習氣氛,透過各種互動,達到理性和感性的調和。在這裡,評量是幫助學習者「統整」他所學,是為了把孩子教到會,而不是把人標籤。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有舞台,都可以被接納。孫校長認為如果我們允許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步伐,並使用他最擅長的方式,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是一首動人的雅歌。

穹蒼天幕、花鳥蟲魚、潺潺流水、寥寥可數的幾間木建課室、一間簡陋的多功能教室、幾張溫慈的面孔、幾十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組成了一幅祥和的畫面──在這裡看到的、嗅出觸摸到的、感受到的皆是生而有力的課程──教育願景、關愛細語、親師共職,譜出了新生命的雅歌。

「當愛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這是從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在教學的崗位能多以愛呼喚孩子的童心,孩子定能感受他被愛而懂得學習去愛己愛人,學會欣賞、知道感恩。

(作者為教育暨青年局中學教師,現職課程改革工作小組)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