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2002年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經 驗 共 享
>> 數學課程改革試驗計劃的回顧與展望 文.高燕嫦
 

前言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是各門科學發展的基礎。英國思想家、科學家培根曾說:「數學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小學數學學習目標,主要是要使學生學習一定程度的數學基礎知識:數和計算、量和量度、圖形和空間、代數初步知識、統計圖表等,使能掌握基本概念及計算技能;發展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和初步邏輯思維的能力;提升自信與創新觀念,進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上的問題;同時亦為學習中學數學與科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計算機的普遍使用,數學的訓練方式也有所改變,如繁複數字的計算技巧訓練已非必要。為此我校參加了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行政規劃、北京師範大學協調及技術支援的數學課程改革試驗計劃,希望能結合高等教育機構的力量,為教師提供適當的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及學生學習評估等方面的指引和輔導,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及教師的教學質素,並在改革過程中培養一批骨幹教師,以協助數學改革的推展。現就以我校參與數學改革試驗計劃一年以來的過程,作一簡單回顧:

一.改革工作籌備期(12/2000 ~ 8/2001)

本校數學組教師劉楚君、莫德嫣為此試驗計劃協作教師,每週減課六節,使能有較多時間共同研討課程內容及做好準備工作。改革課程於新學年(2001/2002學年)由小一班開始推行。因考慮到工作量繁重,再安排蔡麗華老師加入協助。她們參加了教育暨青年局、北京師範大學召開的研討會及培訓課程,並定期進行交流、觀課。

籌備期間曾接受的改革培訓活動有:

(1) 北京觀摩交流學習 ── 2000年12月20至26日,協作教師赴北京首次接觸北京師範大學導師,參與《澳門數學教學大綱評審意見會議》、《國內數學教材的對比研討會》、《澳門課改研討會》、《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評價體系和方法座談會》,並往四所實驗學校觀課交流,體會到同一課題內容可以不同形式施教及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

(2) 數學課程改革試驗計劃說明會 ── 2001年4月22至28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親臨澳門指導協作學校教師,其間舉行座談會、說明會、觀課及評課。

(3) 數學學習評鑑培訓課程 ── 2001年7月9至13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來澳授課,講解數學科評鑑體系。

2001年初,協作教師根據北京師範大學導師對本澳數學大綱之意見,刪減或調配部分舊大綱內容,同時開始籌備製作一年級上學期《校本數學教材》。該教材於八月中完成,並經由數學組教師核實。但最後考慮到人力及資源問題,在課程改革小組建議下,將此數學教材作為參考及補充之用。

二.改革期

2001年9月新學年開始,協作教師在一年級中推行改革計劃,結合教材,改善教法,找出每單元的重點施教,設法解決難點,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們除了每週共同備課,研討教法,更不斷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聯繫,接受培訓課程,對外亦參與多方面的研討、講座、觀摩會等一系列專業成長的培訓:

(1) 珠海數學改革研討與觀摩會 ── 2001年11月3、4日,協作教師赴珠海參加由教育暨青年局、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合辦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研討與觀摩會」。千多名國內、外教師齊集於珠海第一中學,舉行數學研討會及不同課題的教學觀摩。本校協作教師莫德嫣亦是教學演示者之一,並獲得數學華夏杯一等獎。

(2) 深圳數學改革學術研討會 ── 2001年12月14至16日,協作教師赴深圳,參與「深圳第一屆內地與澳門中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學術研討會」,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深圳福田教育局及北師大教科所合辦。主要研討《發展性教學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並觀摩多位深圳及北京優秀教師的教學演示。

(3) 數學研討會 ── 2001年12月17至19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由深圳轉來澳門與本校全體數學教師研討數學改革工作,並為協作教師觀課、指導。

(4) 北師大教授駐校觀課 ── 2002年4月8至20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來澳並駐校兩週,為協作教師觀課、評論及研討,並帶領協作學校教師跨校觀課,以增進教師間的教學交流及彼此觀摩學習的機會。

三.改革進度

按照目前進行的改革程序:第一年只在一年級實施,第二年(2002/2003學年)準備躍升至四年級,並預算第三年(2003/2004學年) 一至六年級同時實施,而第四年(2004/2005學年)進行全面檢討。故此課程改革隊伍亦要迅速擴大,所以在2001年度下學期,更加入了蔡麗華、馮芷雯、黃兆瓊及蘇倩雄四位教師,目前本校共有協作教師六名。校方在行政上作出較大的調動,好讓六位協作教師有共同籌備、研討的時間與空間,為新學年改革步伐作好準備。

結語

課程改革是一條漫長且崎嶇的道路,當局花了不少資源與時間去統籌、計劃。我校參加了這項數學改革試驗計劃,協作教師積極投入參與連續的學習與研討培訓,為如何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將創思教育的理念融合於教學上,展開了新的一頁。縱使學校部分班級的融合生*對改革計劃構成障礙,但是教師們本著因材施教的精神,設計個別化教育計劃,以適應融合生的個別需要,讓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

回顧這一年來的教師培訓活動,老師們肯定有一定的得益和成長,教學思想有所改變。但他們要在工作中接受培訓,而每次培訓時間緊迫,活動安排緊湊,感受到教師們的疲累,為改革工作作出的犧牲和努力;也感受到學校數學改革的氣氛在逐漸形成:教師們能樂於動手查閱、補充教學資料和整理教材;教學上開始大膽地嘗試各種改變,領導學生課前參與,課中討論,課後跟進,培養其獨立思考、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間進行互相觀課,收集問題,展開研討,彼此更能開放自己、接納別人。這一切一切都在改變中,期望改革的步伐逐步向前邁進。

展望未來,我校數學協作教師除繼續接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培訓指導,透過觀摩和研討改進教學;其他各學科教師也計劃配合,進行共同備課,檢討教材、教法,保留優點,改善缺點。期望以原有課程大綱為基礎,按學校的實際情況,研發相應教材,建立適切的校本課程。更鼓勵教師們動筆寫一些所教學科成功課例的小論文,介紹該課例的備課思路與以前的處理有什麼不同,授課過程中有什麼體會,通過學生作業、測試、課堂反應去總結教學效果,可作經驗分享,也可作下次改進之藍本,形成教師共同參與改進教學活動,發揮經驗交流的精神。

深信不斷研究、不斷改善,能推動課程改革步伐,開創出更多思路,帶領學生們樂於思考,主動學習,達到自信、自強、自律的教育目標。

(作者為北區中葡小學校長)


*融合生是指學生身體機能上有障礙的,或智力屬臨界不足,出現學習困難及情緒行為問題的學生。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