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2002年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創 思 教 學
>> 幼兒創思教學初探 文.蔡月嫦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2002年教育施政方針之一是推行「創思教學」,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向路標,讓我們老師有機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回顧26年的幼兒教學生涯,經過了傳統教學、活動教學,至現在推行的「創思教育」,感覺幼兒的教學方法都不停在「變」,其改變的目標都是希望我們的學校教育能成功培養傑出的下一代。

雖然,大家都知道現今的教育主流方向是要讓幼兒主動學習,但用心反思幼兒學習過程的細節,如分組活動、自選活動的安排等,實際的教學模式仍是教師主導,幼兒多是按指示來進行活動。那麼,我們的教學應進行怎樣的變革才可以讓幼兒發揮「創思能力」呢?

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比較一些成功的課程改革經驗,學校採用的教學模式,課程是由學生主導,學校不預設主題,從他們的討論探究和興趣來訂出主題,學習全程由學生策劃設計,老師只從旁協助。這類教學模式的優點是以學生班或組為單位,按學生興趣商議學習內容及過程,假設學生具備動機參與學習,並從過程中理解和建構知識,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受眾,而是知識的生產者。學生懂得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經驗,經集思廣益地把經驗系統地加工修正為新的知識。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最典型的是Reggio模式,實施是有一定的難度及前提條件的,教師欠缺清晰的課程意識、轉化教學目標為可觀察行為的能力不高、引導方法不得宜、學習資源不足,後果將引致學生學到一些零碎和不完整的經驗或事實知識,這樣的實務恐怕任何經驗豐富的老師都不會認同,嚴謹地說,未能深思和了解 Reggio模式便冒進地完全採用,將會帶來改革的反面效果。我認為上述發展學生「創思」的理念是值得學習和試用的,但是,不預設課程只以學生的興趣來展開教學內容的活動過程,按東方人的文化習性,學生未必能達到基礎知識水平的要求。在目前我不鼓勵所有幼教老師直接採用Reggio教學模式。

澳門幼兒教學的演變

那麼我們的幼兒教育路向應怎樣選擇才可以更理想呢?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些澳門幼兒教學的演變過程,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強調知識系統管理,以學科學習為呈現形式,把事物或現象透過不同學科的觀點及偏見,系統地撕裂成零碎的知識點。假設及跨大了學科結構對系統知識形成的好處。傳統的教學模式由老師有系統地把來自教科書的資料,按學生不同學習階段需要,編訂全年的教學計劃,並按照配套練習確保學生能達到一定的知識水平。但由於傳統教學欠缺靈活的教學手段,學生對學習顯得枯燥無味,學校的教學模式為此而作出相應的變通,讓學生學到應有的知識外還要使他們喜歡學習,為避免學科太多把知識切割散亂,學校以主題教學來統整各學科,再用活動教學模式和方法引起幼兒學習動機和求知的興趣。為配合現在社會發展的趨勢,新一代的學生必需具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我們又必須重新思考教學模式的一些改變策略,怎樣的教學模式才是最佳之選呢?我的意見是每種教學模式和方法都各有其優點和缺點,在某種情況下,指定的模式或方法會有最大的效用,作為老師應該多認識,並在教學實務中取長補短。

認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

台灣參考發達國家做法,制定各階段各學科領域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及相應的能力指標,為學校課程設置及教學實務提供方向依據和共識基礎,在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的定期指導試驗及眾多教師研習機會下,校內教師再按集體的智慧設計教學、實施和評鑑,並從各校良好的基礎上作變通,爭取每所學校辦出特色。這樣處理課程事務的好處在哪?有缺點嗎?實施的方式可行嗎?無論怎樣,九年一貫課程已在一片聲音中正式推行。澳門幼教工作者從中汲取到甚麼經驗呢?

任何形式的改革,要普遍落實得宜,一般先要問"我們往哪個方向走?我們身處何方?"這兩個基本問題。這樣才能認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開列出好的策略來實現願景。本澳現時幼兒教育機構標榜創新的教學模式,其實務多是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創作,透過幼兒自己計劃、實行、回顧來發展他們的創思能力。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入一些推動思考能力的元素,具代表性的行為表現指標就是「學會發問」。在未有系統地研究、發展、推廣、試驗、適用、評價之前,按原有的實務中,補充能發揮學生「創作思維」的部分,是目前推行創思教學比較簡單和可行的過渡辦法。

學會發問是「創思教學」的重點策略

從多年的教學實務經驗中得知幼兒只會發問一些表面的問題,欠缺察覺找出重點追問深究的能力,倘若他們能細心觀察事物針對疑點來發問,內在的思考動力便能驅使他們去探究和解決問題。要幼兒真的懂得發問是需一段時間的訓練才可以成功,因此我會把「學會發問」作為「創思教學」的重點策略之一,另一方面,教師也必須掌握發問技巧的能力,才能把「創思教學」的理念擴散發展。因此,把「創思教學」的模式融入自己熟識的教學基礎上變化運用是較易取得成功的。

在改革過程中必會遇到一些困難、不足之處和要改善的地方,期望大家都能把自己革新過程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並以集體探索來合力推進澳門的幼兒教育改革。

最後,我嘗試把「創思教育」的理念與自己的教學實務經驗結合,下列供與大家討論:

(一) 教學過程要注意的事項

1. 編排教學進度確定全年幼兒應掌握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

2. 配合教學大綱選擇一些切合需要的主題來學習,不要讓教科書主導。

3. 多採用一些有趣的遊戲活動進行教學,並以實作、體驗、討論、檔案等多元化的評量方式,開發幼兒的創思能力。

(二) 融入「創思教學」的方法

1. 融入「創思教學」的理念在自己原有的教學基礎上。

2. 簡列幼兒「創思教學」的教學流程:

大班教學─寫字─創作活動─欣賞作品─反思─評估

3. 注意大班教學後的創作活動,是透過討論的形式以幼兒的興趣來訂出工作活動計劃。

4. 組織幼兒到戶外實地觀察,混齡走訪探索別班的學習區,或利用課室的學習區製造情景讓幼兒探索等,都是能擴展思維和認知的好方法。

5. 教學技巧是「創思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懂得掌握運用「創思教學」的技巧,才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思考能力。

(三) 當中不可缺的點子

1. 無論採用何種的教學形式,建議多採用遊戲活動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從中融入「創思教學」的模式,便能有效地發揮幼兒的創思能力。

2. 訓練學生從發問問題中學習,由學生問,學生答的方式去尋求了解和認知學習,是創造思考的其中一個原則。回答問題在幼兒來說較易做到,但要幼兒懂得思考、能針對問題去發問是一個教學難點,幼兒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會發揮,因此老師必須掌握引導幼兒發問的技巧。

3. 利用認知圖記錄幼兒的想法,讓幼兒有多認識生字和問題討論的機會,從中可把問題擴散發展,讓幼兒有更多的話題和思考的機會。

4. 課堂時間要分配妥當,不要忽略音樂、體能的發展。

5. 評估是教學的重要部分,設計一份簡單、能完善記錄幼兒操作學習過程的評量表,了解跟進幼兒的學習過程。

(作者現職教育暨青年局課程改革工作小組)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