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2002年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創 思 教 學
>> 有規可循的創思教育 文.蔡梓瑜
 

一、 前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年代,要在這個時代立足及發展,必須具備前往知識經濟社會的通行證,而創意思維是考取通行證必備的能力。本文擬就不同的層面去探討創造本質、重要性、掃除創思教學的障礙及有效創思教學策略等。再者,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y)已經是本世紀極具潛力的新興行業,舉凡廣告、建築、商品包裝、機構網頁設計,甚至新興的數碼藝術(digital art)等都非常倚賴具有創新意念及技能的人才。所以,全力檢討及發展創思教育,將是當前學校教育刻不容緩的任務。創思也是人們平常生活所必需的。商朝時代,商湯在《盤銘》說:「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近代大儒梁啟超先生說:「吾不惜以今天的我向昨天的我挑戰。」從商周到現代,中國文化都極力揭示出創新的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的更新。據此,21世紀的公民及人才,不管是思、言、行,學習及幹活,都需要創意思維的支援。

二、 創造的意義與本質

創造有幾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原創造,就是從無中生有,早在聖經《創世紀》,信奉上主的人相信神是創造萬事物及人類的根源,是由零開始創造的主宰;世界上,的確存在讓人不解的創意天才,像晚近天才橫溢的音樂家貝多芬,現代日本音樂天才喜多郎等,這種創造是以天資為主體,再配以後天的努力。再者,有一種創造是漸進式的,完全有規可尋,可以透過努力學習獲取的。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巴隆(Barron,1976,P.190)說:「創造能力可簡約地界定為派生新事物的能力,但由於人類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創造行為常是就某經驗及材料重組排列,包括物質的和心理的;而所謂新事物,事實上就是既有事物重新組合,再創造出新的型態來。」留美教育學者黃全愈在其暢銷名著《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說:「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所謂造就是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包括方法、理論、產品、事物等。不打破常規,無所謂『創』;不『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只能是天花亂墜的想入非非。」(黃全愈,2001,P.11及P.31) 學校具有推行普及教育的責任,但同時亦兼負發掘每一個學生成為精英的責任(謝維和,2001,P.143)。據此,創思教育並不是少數天才或資優兒童的教育專利,學校有責任提供有規可循、按步就班、因時制宜,鼓勵變異的創思教育給所有學生,目的在啟動學生學習創思的動機,鼓勵學生展現其創造的潛能,從而增進學生創造才能的全面發展。

三、 掃除創思教育的障礙,締造卓越的創思教學環境

要全面發展創思教育,必先掃除學校課堂教學外的種種不利措施,塑造開放健全的創思教育環境。黃全愈教授把創造比喻下種子一樣,「它需要一定的環境:包括土壤、氣候、科學的灌溉、施肥、培養才能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黃全愈,2001,P.30)檢視現行澳門學校教育,傳統觀念及僵化的校規實在是窒礙創思教育發展的兩大因素。

在傳統觀念方面:中國人常說:「勤有功,戲無益。」成人總以為遊戲會產生「玩物喪志」的惡果,相信遊戲與努力學習背道而馳。可是,發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嬰兒的工作是吃及睡,吃是獲得營養,而睡是吸收營養;幼兒的主要工作是遊戲,透過四肢五官及思考的配合,從遊戲中學會知識及人際交往,尤有甚者,遊戲已成為教育及治療的重要工具。總結而言,幼兒及兒童的成長,是透過大量有意義的遊戲來達成的。中國人又說:「十年寒窗,苦學有成。」又說:「熟能生巧」,很容易誤導教師及學生,非得通過大量而滾瓜爛熟的閱讀及無數的考試,才能成才。但是,至聖先師孔子卻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用溫和的態度質問我們,經常溫習學過的知識與道德,為甚麼會不快樂呢?換句話說,孔子認為學習應該是愉快的活動,筆者補充認為,就算在知識及道德學習的過程中,會碰到困難而痛苦,亦應該學會「苦中作樂」,從艱苦的學習中找尋到獲得知識及徹悟真理的快樂。創思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愉快教育的旅程,也許在過程中亦呈現某些困難,但越過這些困難,將獲得創思學習的快樂成果。於是,欲擺脫傳統觀念,就要把有教育意義的創思遊戲融入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中,同時要全面「減負」,捨棄大量抄寫及死記硬背的教學規律,騰出更多時間及空間發展創思教育。

僵化的校規亦是障礙莘莘學子發展創思能力的關鍵,全面檢視澳門學校校規(教育暨青年司,94/95),有兩方面對學生創思培育有極為負面的影響。

(1)過度重視成績:澳門大部份的校規均以學生的學業成績為主體,從入學要求、學段劃分、評核準則及升留級標準等都制定得鉅細無遺;另一方面,校規亦清楚規範了學生學業操守的規則,即警告、優缺點、功過及開除等指標。筆者並不反對學校釐定學業校規,但是,社會不斷變遷,學校步伐應與時並進,逐步揚棄幾十年不變的課程、教學及評核模式,尤應趕上多元智能課程與多元實作評量。我們相信,考試或評核的確會領導教學,所以,應致力推動具有客觀、民主及多元發展的學業規範,嘗試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社會變遷及學習效益等角度去制定學業成績的校規。

(2)校規生硬及教條,不能超出成人的規範及期望:澳門學校校規呈多元發展,當中不乏各走極端,不是過於寬鬆就是過於嚴苛。就以學生請病、事假為例,過寬的學校只要家長出示請假信就行,過嚴的學校會要求學生早上或下午第一節前先致電學校辦請假手續,然後家長要出示請假信,假如是病假,不管是一節課還是兩三天,均要家長出示本地註冊醫生的證明。許多學校對於頭髮長短、髮飾及鞋襪顏色、外套顏色、女學生的校裙長短及冬天攝氏十度才可以穿長褲等,都有精密的規定,稍有差池,定當紀律處分;又如換季,只有極少數學校彈性讓學生全年自由穿著冬夏季校服,許多學校都硬性規定日期,全校在同一天更換校服,就算遇到天氣驟變亦執意行事;再有家長為孩子編織愛心毛衣外套,只是略帶花紋,就被學校勒令禁止穿著,家長到校理論,校方辭窮理屈,輸打贏要,搬出最牽強的理由,就是只能織「平針」的毛衣,怕款式不齊,會捲起學生間的攀比之風。最後,家長有理,學校有權,理權爭持,家長終歸敗訴而回。實在,推行創思教育,首要創設民主、自主及彈性的空間給家長及學生,讓外在的環境與內心的自由相結合,為學生締造創思發展應有的卓越空間。

下一頁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