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10月
局長文告 編者的話 首頁  

教育講場
>> 空間、行動與反思
     - 實踐中的「課堂戲劇」
文•莫兆忠

  由於社會的趨勢,加上近年政府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很多在職教師與有志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朋友,都希望能透過戲劇的學習,將戲劇藝術的特性融入其實際教學工作之上。鑑此,澳門演藝學院剛過去的一屆「戲劇教育基礎課程」(與中華教育會合辦,前身為「戲劇教師培訓課程」)便增設了一個六節共十八小時的「課堂戲劇」工作坊,希望透過各種案例分享與模擬課堂,與學員一起探討在本地課堂中運用教育性戲劇的可能性。

  「課堂戲劇」在外國及港台有不同的名稱及譯名,例如源自英國的Drama-in-Education在台灣就有「教育戲劇」、「戲劇教學」及「戲劇教學活動」三種譯法,而在香港則譯作「戲劇教學法」;「課堂戲劇」在美國又分Creative Drama和 Process Drama兩類,前者一般譯為「創作性戲劇」和「創造性戲劇」,而後者則譯為「過程戲劇」和「歷程式戲劇」。為了教學及宣傳上的便利,加上課程對象以學校教師為主,故此我建議用「課堂戲劇」作統稱,意指在課堂上發生的,具有特定教育目標的戲劇教學活動。

  「課堂戲劇」與一般校園內的戲劇演出(如「課本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最終目的不是公開演出,不是學習表演技巧或編劇,而是將戲劇活動視為一種教學法,更注重學生在戲劇遊戲、角色扮演及即興表達等活動過程中的表現。

  在過去一屆戲劇教育基礎課程的「課堂戲劇」工作坊完結後,共有十位學員希望以「課堂戲劇」設計及實踐作為結業成績,在實習中她們將戲劇帶進歷史、語文、數學、宗教、公民、視覺藝術等科目裡面,對象從初小到高中。在此,我得首先向高美士中葡中學、化地瑪女子學校、聖瑪肋納嘉諾撒小學以及化地瑪聖母堂主日學慕道班等教育單位致萬分謝意。因為他們對這種陌生的教學法的包容,以及對教育的熱誠,老師們的實習才得以順利進行。

  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對各位老師的實踐逐一介紹。很多參與過「課堂戲劇」研習的老師都會提出:「課堂戲劇」是否不適合應用在數理科呢?這問題其實並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關鍵是你如何運用,以及你希望學生在過程中經驗到什麼?以下分享的是兩個分別為歷史科和數學科的例子。

歷史課中的戲劇

  首先在學校中實踐的是高美士中葡中學的秀芳老師,她任教的科目是中國歷史。視導當日她嘗試以戲劇教學法進行有關東晉北伐的內容,教學的目標為:1)讓學生分析東晉是否需要北伐;2)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同一問題;3)提高課堂中發表意見及討論的氣氛。課堂開始時,她首先播放出相關的投影片和《十面埋伏》的音樂,對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專注能力很有幫助;之後,秀芳隨即運用「課堂戲劇」中最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入戲」(Teacher-in-Role),扮演一名小宦官,向同學報告東晉北伐的基本背景,也同時在白板上投影出一段簡短的對白,說明有關南北官員對東晉應否北伐的不同態度;然後叫同學選擇扮演南方或北方官員,並分組舉行會議商討北伐的意義。十五分鐘後,小宦官(秀芳)追問各小組會議的結果,然後由不同立場的官員發表其個人見解,有的從民族意識出發堅持北伐,有的從經濟角度考慮北伐的利弊,也有希望以和平手法解決問題的反戰一族;在學生議論紛紛之際,小宦官便開始歸納各方不同的意見,最後離開角色,回復教師身份,投影出真正歷史上東晉南北官員的不同立場,與同學們的見解作對照;經簡單的總結後,課堂亦隨著下課鈴聲響起而結束。也許戰爭是當時的熱點話題,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討論十分熱烈,回應問題也表現得主動與自信。原來秀芳在平日的課堂上已運用過一些如角色扮演、戲劇遊戲、定格畫面等戲劇教學技巧,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模式已有一定經驗,不過整整四十分鐘的「課堂戲劇」,對於秀芳和學生來說尚屬首次。

扮演中「尋購物樂」

  在聖瑪肋納嘉諾撒小學任教的少娟和萬儀邀請了廿一位分別就讀小一和小二的學生作實踐對象,嘗試將戲劇活動融入數學科,主題是「購物樂」。對初小學生而言,結構較複雜的故事不宜作為「課堂戲劇」的文本,於是少娟和萬儀便選擇以遊戲及角色扮演為主的戲劇教學活動。課堂開始時,兩位老師拿著自製的價錢牌,詢問學生:「這是多少元?」,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然後進入暖身的程序,老師向每位同學派發面值不同的價錢牌,派發後叫同學們盡快由大至小的列成一直排,活力充沛的同學很快就把任務辦妥;熱身過後,老師將同學們分成兩組,進行加數比賽,既加添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有助提高同學們與別人合作的能力。課堂的「戲肉」是角色扮演:全班學生分為三組,每組的成員分別扮演店主和購物者的角色,在不同的店舖內進行購物。學生手上除了老師給他們預備好的道具錢外,還有一個小信封;在學生準備購物的過程中,老師會叫他們打開信封,信封內載著的是一個要同學們想辦法解決的小難題。例如在付錢時才發現部分金錢不翼而飛,又或者到店舖後才知道貨品加了價,又可能是要改買另一樣貨品......。正如紐西蘭戲劇教育家Peter O' Conner在一次工作坊中所言,老師在課堂戲劇中的角色,往往需要讓劇情急轉,給予學生難題。在這個角色扮演的活動中,學生不但要靈活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且還要在突發的戲劇情景中即興地處理問題。

行動、反思、再行動

  實習之後,老師們的反應是積極的,一般來說他們都認為「課堂戲劇」能令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令學生更主動和積極的思考及回應問題;一些平日比較害羞及被動的同學,在參與「課堂戲劇」之後有了很顯著的改變。

  雖然「課堂戲劇」在外國已有很悠久的歷史,但對澳門的老師們來說,它還是很陌生的一種教學法,參加過實習的老師都會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一)空間:課室空間小,學生人數多, 老師需要動動腦筋將課室的空間加以利用或設計,既要讓學生更投入虛構的戲劇情景,又要考慮活動中的安全問題;不過,對老師而言,校方及課時安排上所提供的空間似乎更為重要。

  二)行動:戲劇是一種充滿行動性的藝術,老師不再是教壇上的命令者,老師也要進入角色,引導學生進入戲劇情景,一起經驗和探討問題;尤其在習慣被動,習慣被「灌輸」的學生當中,主動、積極的老師形象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必須用百倍的耐性,逐步引導,不要灰心。

  三)反思:跟戲劇藝術(過去有人稱為「話劇」)一樣,「課堂戲劇」是從西方傳入中國土地的,戲劇傳入中國已有百年以上的日子,「課堂戲劇」卻是個「新移民」,要讓這個「新移民」落地生根,我們就得時時對教學過程保持反思;在教學設計上要開放空間,使學生對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言行進行反思。

  英國戲劇教育家 Jonothan Neelands 去年在「2002戲劇在校園會議(香港)」中發表的論文《戲劇的人性價值》(The Human Importance of Drama)指出:教育戲劇有很多不同的形態,而「這些不同的形態都負有同一使命,就是要正面地扶植青少年學生的人性成長」(全文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之《香港戲劇學刊》(第四期))。Jonothan Neelands的觀點令我想起一位老師跟我說:我們在學校不是要教書,而是要教人。

  如果你問:「課堂戲劇」的重點是什麼?

  我的答案會是:開放空間、開拓空間、行動、反思、再行動。

(作者為澳門演藝學院戲劇教師)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