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10月
局長文告 編者的話 首頁  

教育研究
>> 「讀書會」灌溉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土壤
    ——明愛幼稚園教師的經驗
文•黃素君

設立校內讀書會

  有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在校內設立讀書會是「多此一舉」的,因為教師每天都將書本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與書為伍」是天經地義的事,這種想法和現實狀況不相符。據我了解,很多教師都沒有固定的閱讀習慣,因此,在校內設立讀書會能透過定期的聚會、為教師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催化教師的閱讀風氣和團隊精神(Hargreaves et al, 2001),首先在校內形成「學習型的組織」,繼而在家校合作的層次及社區裡更有效地落實及體現「終身教育」及「學習型社會」。

馳騁於資訊的高速公路......

  可能你會問:「閱讀有多重要呢?」或「閱讀和社會發展有甚麼關係?」閱讀是自我學習(self-learning)的一種(王政彥,2002:56-7)。面對資訊爆炸的年代,資料(information)的掌握和管理極為重要,正如 Drucker(2002:67)指出「資訊的獲取可以讓人做出最佳的決定」。顯然,固定的閱讀習慣是獲取資訊的方法之一。

  閱讀習慣對教師來說也是有特殊的意義。因學生由入學開始,時常接觸的就是教師和書本,也就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頭。要培養學生有閱讀興趣,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每年做兩篇「閱讀報告」就可以,教師的閱讀經驗和分享,是要向學生推廣的良方。正如曾志朗(2002:一)指出「......在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中,學校作為一個學習單位,尤其要因應這種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趨勢,才能和社會產生互動,共同完成一個學習型社會的創造。」

  正因閱讀與資訊掌握有一定的關係,故在啟動幼兒校本課程計劃後(有關資料可參考由教育暨青年局於2003年7月份製作的「幼兒校本課程發展計劃」光碟),我們(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顧問團)嘗試引進讀書會的概念給三所協作的幼稚園,作為發展校本課程的支援。下文筆者透過直接參與發展校內讀書會,與同工分享明愛幼稚園教師的閱讀經驗。

教師經驗篇

  善其事,利其器,還得看準時機
  明愛幼稚園的讀書會約2002年2月開始運作。計劃開始的首三個月屬於適應期。教師們一方面要忙於日常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檢視學校的情況,同時又要思考日後發展的方向。為了解決上述三方面的工作,我們向學校主管建議成立教師讀書會,希望透過資訊分享的同時可以釐清學校的發展方向。在澳門學校推行校內教師讀書會還是個頗新的概念(除宗教學校外,因為宗教學校大多都設研經小組),我們的信念是希望教師們意識到讀書會是一個內部支援的團體,而不是外來力量(我們)加諸給學校的工作(Fullan,1993; Hargreaves et al 2001; Vong,1998)。

由不大願意開始......

  初次引介「讀書會」並不很成功。從教師的眼神裡,已經可猜到她們的訊息—— 「放過我吧!我們忙得要命了!」直到經過一次「決定性」的會議 - 那次是有關明愛幼稚園校本課程的發展方向和特色的,其間,有教師提出明愛幼稚園的課程可以走「創思」的方向,我照例的問原因,教師指出:「『創思』是好的。政府大力推行創思教學,應該是好的東西......」政府推行某種措施定有其因由,但這並不足以決定明愛幼稚園的課程發展方向。當時,我表示不滿意這個答案,並請老師加以解釋有關「創思教育」的理念等,教師們開始意識到這個會議並未能有助解決幼稚園的發展方向。於是,我提出:「既然大部份的同事都認為「創思」可能是其中的發展方向,有甚麼方法可以讓大家對『創思』有多些的了解?」有教師提出:「可以分開找資料。」同事們都同意這方法,並在再次會議中匯報搜集資料的結果。但經過會議後,同事們開始感覺到資訊的掌握在任何決策中起重要的作用。

「需要」催化了閱讀的動機

  「創思」很明顯成為了讀書會第一個主題,所搜集的資料內容主要包括有關創意教學法和創造力培養的方法、其次是有關創造力人格的特徵,以及創造力的重要性。教師們偏向實用性較高的教學法,一方面反映了坊間有關「創思教育」較多在教學法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的關注。課堂活動是構成課程的重要元素之一,但並不等於課程。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對課程的概念仍是不夠具體的。

動機變成動力

  經過資料搜集、分析、討論、小型的校內工作坊(由顧問團提供)等,教師們對「創思教育」觀念有基本和較共通的認知基礎。暑假過後,明愛幼稚園決定走「創思」的發展方向。如果將「創思教育」的理念定位為學校課程的發展特色,教師們不單是對相關的概念有認識,而是進一步將營辦幼稚園的理念和「創思教育」觀念整合起來。教師們面對這項工作有些手足無措,不竟對她們是「一項很大的工程」。為了讓教師聯繫辦校宗旨、目標和課程的關係,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明愛幼稚園應該培養怎麼的孩子?怎樣做才會培養期望中的孩子呢?孩子完成幼稚園以後應該擁有甚麼能力呢?」

  教師對幼兒教育的目標和課程理論展開新一輪的資料搜集。這個階段教師能初步理解幼兒教育目標、地區教育組織原則、地區幼兒教育目標、自身幼稚園營辦的宗旨、校本課程發展的概念以及具有特色的教學等聯繫起來。教師們的閱讀資料主要集中於幼

  兒教育目標和培養的範疇,特別是本澳幼兒教育的目標及相關的課程框架。因而,教師們對課程發展的意識明顯的與之前有區別,特別是對本澳幼兒課程的發展與其校內現行課程的關係。

動力可能變成壓力

  第三個閱讀的方向是較為輕鬆的。當中關於自我紓緩壓力的「快樂員工啟示錄」、「玩玩具的教育」以及「男老師前進幼兒園吧!」選讀這些文章可能側面反映了教師感到工作的壓力,希望透過分享和閱讀可以令自己身心健康得以減低壓力。同時,透過閱讀一些小品式的教育文章,可以在較輕鬆的心情下獲取一些資訊。

適當的壓力為教師締造了反思的空間

  配合本年度的工作發展,協作學校於三月份施行教學試驗,教師進入了緊張的準備狀態,經過之前對課程和辦學理念的探討,教師明顯意識到教學試驗不單是在教學法的試驗,而是要處理指導教學法背後的教育理論基礎和她們現行課程,以及辦校宗旨等複雜的關係。記得一次會議中,有以下的對話:

  「你們對今次的課程試驗有甚麼期望?」
  其中一教師說:「改善自己的教學工作。」
  是一個不錯的答案。
  我接著問:「為甚麼要改善呢?」
  安靜了一會兒......
  「我想令孩子更有效地學習......」其中一教師提出。
  教育改革最終的目標若不是為了孩子和學生,還有甚麼意義呢?!這階段,教師透過討論和反思對課程改革及教育改革有了初步的共識——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對教師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甚至有時提出來也有陳腔濫調的感覺。但「以孩子為中心」這個教育觀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呢?
  當時,我問:「有哪位教育學者主張以孩子為中心呢?」
  「杜威。」幾乎所有的教師同一時間回應。
  「那麼,杜威有甚麼主張呢?」

 大家都稍靜了下來,畢竟,這些東西已是大學時期的考試題目,一下子要整理杜威的學術主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打趣的說:「你們的知識恐怕要從「定期存款儲蓄欄」轉到「提款卡」那裡,甚麼時候有需要都可以即時提款以解決問題。」教師們明白我的意思,發出會心微笑了。她們不只明白,而且還下了決心,要向「高難度」挑戰。

反思過後的行動

 為了弄清楚「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我建議可從「進步主義」這方面找資料。先找來一篇杜威於1938年寫的《經驗與教育》。接著,探討了杜威的民主理論和教育的問題。這些,閱讀雖然有一些不大有趣,甚至某程度上可以說是乏味的。但為甚麼教師仍會選讀呢?從一次交談中,其中有些教師指出:「希望對某些教育觀點弄清楚,是一個動力,而且,希望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學理的基礎。」
從教師對「讀書會」不大感興趣,至閱讀艱澀的學術文章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教師們基於工作的需要而直接啟動了她們學習的動機。透過了固定的閱讀分享,她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滿足感和對工作的支援。

運作方式

  顧問團在「讀書會」的事情上扮演甚麼角色和起了甚麼作用呢?我們首先引介「讀書會」的概念給學校。由於各校的文化不一,所以讀書會的發展也有不同。我們向學校提出建議,學校接受方案才推行。以明愛幼稚園為例,讀書會採用了不同的方式運作。

  初期,由一特定同事負責向同事介紹選讀的文章,然後進行討論。由於只由一特定的教師負責,其餘的教師並不熱烈參與,只可以達到資料分享的效果;後來,教師們嘗試另一方法,她們預先派發選讀的文章給各同事,由一特定教師負責主持讀書會,主持的任務是讓各教師有均等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整理意見、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等等。而我們的主要角色是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教師反思閱讀的材料和實際的教學工作及課程設計的關係。

  對於選讀的材料,我們不作任何干預態度,甚至於最初期的時候,為了鼓勵教師們有固定的閱讀習慣,我們建議由興趣及較輕鬆的題材開始。雖然一直以來都沒有公開選材的標準,但在一次閒談中,她們透露了一些基本的原則:「第一,是完整性,教育學報和研究的文章通常較為符合這要求;第二,是文章與我們的工作有關係;第三個條件,是文章不太艱深,要不然,大家也沒有興趣看;第四是,材料不要太長,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閱讀。」

  我接著問她們的閱讀時間。

  「一篇兩版的文章,通常都會分開兩個晚上閱讀。每次約15-20分鐘。第一次是速讀,先了解整篇文章的要旨。第二次是細讀,把有意義的和有問題的記下來,待分享會提出。」
從選讀文章以至閱讀的方式來看,教師們表現出積極參與和認真的態度。我理解教師的工作並不輕鬆。這個「讀書會」的設立,或許會為教師帶來了「額外」工作的感受。事實上,很可能我們每天用在閒聊的時間已經不止15分鐘了。但有想過每天用15分鐘來閱讀會帶來的甚麼的效果?教師每星期閱讀一篇文章,一年讀了五十二篇;除閱讀外,透過閱讀分享會和同事交流心得及經驗。換言之,即使閱讀一篇文章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為顧問團成員之一,我當然支持校內設立讀書會。以下來聽聽教師們的心底話。

我的轉變......

  「有些文章我根本是不會看的。若不是讀書會的緣故......。」老師說道。
  「哪對你有甚麼影響?」我問。
  老師:「以最快的時間讓我對某些事情深入的理解,能和同事交流經驗。」
  老師:「由於每位教師都有機會做主持,直接提供了一個培訓我們自信心的機會。」
  老師:「讓我了解各同事的想法,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老師:「得益最大的是訓練了我的組織能力。」
  老師:「以前讀書是讀書,現在才真把理論結合實踐。」
  老師:「澳大導師的直接指導,對我了解某些難點有很大幫助。」
  老師:「keep住終身學習的精神......」
  老師:「有時也有吃力的感覺......」

寄語

  以上是明愛幼稚園校內讀書會的一些經驗,我們希望透過校內讀書會的經驗而推廣全民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達至「書香溢濠江」的學習型社會。

  文章部分轉載自教育暨青年局於2003年7月份製作的「幼兒校本課程發展計劃」光碟。

(作者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參考書目:
Fullan, M.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New York, Philadelphia: The Falmer Press.
Hargreaves, A. et al (2001) Learning to Change: Teaching Beyond Subjects and Standards. Jossey-Bass.
Vong, K. K. (1998) 'Teacher Education as a Possible Condition to Facilitate Macau Youth Development - Building a Pastoral Care System for Teachers'. In Chang, C. M. & Chao, K. W. (eds) (2000) Quarto Simposio International Sobre Juventude Asiatica Communicoes.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Educacao e Juventude.
王政彥 著 (2002) 終身學習社區合作網絡的發展。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曾志朗 (2002) '序 - 共同合作,改革才能成功' 載於 彼得•聖吉等著 學習型學校(上)。天下文化。
Drucker, P. F. (2002) 下一個社會。台灣:商周出版。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