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05年10月
局長寄語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隨筆

文•黃家龍

  顧在北京六日的訪問,的確令人印象深刻,在北京市教委的安排下,我們遊覽了多所中小學的文體教學基地,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當然明白交流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就讓我在這裡分享一些想法。

  到達北京的第一晚,大家都自發舉行一個內部的交流會,各自介紹自身的教學環境與操作。當時討論十分熱烈,有針對教學手法提出問題、有針對教學軟硬件道出操作心得,而最令筆者感興趣的是校方的重視程度。當時有不少講者都抱怨校方一直忽略美術教育,誠然,目前澳門不少學校沒法設立美術室,而且由政府統一製訂的視覺藝術教育,至今仍未獲得全面的推行,澳門學校各自以自己的風格進行藝術教學,從好的一面來看,風格多樣化就像彩虹一樣精彩,不拘泥於固定的觀念,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上,就令到前線的教師倍感壓力。到底應跟隨一個統一而嚴謹的藝術教學模式,還是跟隨個性發展各自各開花呢?帶著這個想法,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北京市少年宮,這裡集合了全國最優秀的文體類學科老師。北京市的家長為了兒女興趣的發展,不遠千里,帶著熱誠與期望,希望兒女的興趣發展能在一個最嚴謹、最科學的教學體制下完成,達到評級指標,加入國家級隊伍,寫下人生另外一頁。這裡我又想起另一個問題,少年宮有完善的美術教學,讓學生得到將來考取大學的一個很好的保證,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出路明確得叫人意外,難道興趣的培養會走得如此嚴肅和因果效應?石膏像素描、靜物寫生、人物速寫和評級考試,流水式的藝術教學,令我十分困惑,對於藝術教育中使用“工匠式”的訓練,筆者對此有所保留。

  比之下,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支持著該區學校的大量課餘興趣訓練,形式生動、手法多樣,學生有更加多的笑容與自信,如果要我選擇,我相信後者會令我的教學理念更加豐富。

  翌日,我們訪問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領導,與他們進行了一次氣氛良好的座談,從他們對目前國內藝術教學情況的簡介中,我深刻瞭解到當藝術教學被安放到國家整體的行政設施中,一個合理的考核制度是有必要的,記得教委會主任曾經說過:“這個制度是殘酷的,一千多名學生當中,能有機會考上名牌大學也許只有數十人,但只有這樣,才能提煉出真正的‘優秀’。”我相信這是一個合理的制度,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令我毛骨悚然。外國有不少藝術院校現已逐步取消評分制,但是展現在我眼前的卻是一個冷酷的評級制度……

  門是一個小小的地方,但自古以來,就包容了各種的文化,我們擁有多種不同空間來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有豐富的社團文化,澳門人為這塊土地而倍感自豪。
  同一天,我們參觀了社區文化中心,這裡令我感到十分欣慰,因為這裡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為社會奉獻的社會文娛康樂中心,在這裡參加活動的並不是神色凝重的學生,而是活潑好動的老人,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群為興趣而興趣、為藝術而藝術的社群,這裡的笑容因為滿足而綻放,我從未見過一群一群的老人不辭勞苦提著畫具學美術、學古箏、學鋼琴、學吉他、學刺繡……說真的,如果我的父母到了他們的退休年齡還能夠擁有這種生活方式,我一定會很高興。

  年宮與社區文化中心,一個從興趣中尋找評審的肯定、一個從繁重的生活中尋回興趣,這兩者差別很大,令我不禁想起老師的教誨——人生藝術,藝術人生。

  第一晚的小型座談會,我們分享了過去的教學經驗,為此次訪問打下一個明確基調——我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正吸收所有可能的嘗試。我們有豐富的文化,我們為這塊土地而自豪。
  者相信,能夠放下繁重的教學任務,帶著一個“新鮮”的心態去感受更多教學藝術,是美術老師應有的基本素質。

彩虹之所以如此絢麗,是因為七種色彩從沒有分開過,對嗎?

(作者為濠江中學教師)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