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05年10月
局長寄語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多元教育

應用網絡技術開發課程文化資源與
歷史科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

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經驗分享

一 實驗研究目的

  資訊科技在過往十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今天,透過資訊科技,我們可以足不出戶,便能知道世界大事,進行商業活動,與世界各地的人互通消息。總括而言,資訊科技在現今的世界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加開始改變我們的學習方法及途徑。從一個理想的角度來看,資訊科技已打破了以往學習以學校及教師為中心的概念。以往學生主要是在學校獲取知識,透過教師的教授、講解及指導,學生在一個受控的環境下學習有限度的知識。時至今日,透過網絡技術及資訊科技的普及,學生只要透過互聯網,便能安坐家中,學習各類型的知識,而且沒有時間及空間的限制。

  此外,透過互聯網絡及資訊科技的普及應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亦逐漸拉近。電子郵件的開發與相關的通訊設備的發明,為人類彼此的溝通帶來一個新的突破。現在只要所費無幾,便可與世界各地任何種族及國家的人進行溝通。這不單只是加強溝通那麼簡單,而是使各人更容易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亦藉此擴寬每個人的知識面及學習面。

網絡技術的核心就是打破傳統時空的限制,而這遠景能得以實現,是有賴以下的變革:

 1. 資訊科技的身分:從單一電腦科模式轉至跨科目綜合性的模式;
 2. 資訊科技的應用:從下載資料轉至分析與處理資料;
 3. 資訊科技帶來的契機:從單向教與學模式轉至互動與合作模式;
 4. 資訊科技的文化:從尋找既定與單一的答案的教育目的轉至對世界全開放與不斷尋真的          態度。

  相信大部分學校已設有資訊科技課程,其主要目的不單是為了訓練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技巧及知識的理解,同時亦著重如何掌握、應用資訊科技處理資訊的技能。在上述的變革中,老師的參與,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資訊科技不能取代老師,他們仍然是文化建設與開展的啟蒙者。為配合這個資訊年代,學校如何培育學生透過資訊科技去掌握知識,擴闊知識面及改進學習的能力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因此,本校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邀請,於年前參加一個名為「現代學校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研究」的課題,並嘗試就「基於網絡技術的課程文化資源開發與歷史科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作為實驗研究目標,重點放在如何透過網絡技術的開發,建立歷史科學習文化的變革與創新,嘗試利用網絡技術的開發,透過小組協作形式,以歷史科為基礎進行集體作業形式學習。

二 實驗研究的模式及範圍

  是次實驗研究希望透過網絡技術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有一個新的嘗試,並藉此演變成一套可行的學習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不斷求知求新的精神。現時透過網絡技術找尋資訊的途徑主要有兩大類別:第一類乃資料性的介面,包括利用互聯網到世界各地的網站去閱覽及獲取相關的資訊,當中以中文及英文為媒介的網站資源亦非常豐富;第二類乃雙向性的介面,包括利用電子郵件,ICQ及視像監察器等媒體,與世界各地的人進行雙向的溝通。因為這些技術的開發,把過往高昂的通訊成本及地域上的距離等困難均一一解決,而且透過現今的網絡技術,訊息的傳送亦由以前單一的文字檔進化為圖片、影像、聲音甚至動畫等。故此在教學上亦可利用現今在網絡技術的突破,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新的學習模式。

  是次實驗研究的範圍集中在本校中學部高中的歷史科,研究對象乃本校高中二年級兩班文組學生合共94人。由歷史科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並在指定的時段內(以八至十個星期為限)完成有關歷史專題研究以及提交專題報告。本校承蒙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協助,為是次研究提供三個有關湖北及武漢的歷史題目,包括(a)張之洞在湖北;(b)湖北與近代中國及(c)湖北歷史與湖北地名。當各組提交專題報告後,本校歷史科老師將按既定評審準則評核各組的專題報告,安排優秀的三組同學親身到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向該校高中二年級學生及歷史科老師匯報有關研究成果,並由該校師生就報告內容提出問題及點評。

  是次研究選擇高中二年級文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有:(1)在高中二年級歷史科課程涉及近代中國史,包括辛亥革命及武昌起義等課題,故華中師大第一附中所建議的題目正切合本校的課程安排;(2)因為高中二年級學生已基本掌握資訊科技的知識以及下列的能力,有助計劃的推行,當中包括:
 1. 懂得辨識、比較及使用各種資訊科技工具的能力;
 2. 能使用常用的應用軟件,提高他們的學習效能和素質,並能透過不同方法(包括運用不 同的資訊科技工具),以解決問題;
 3. 能獲取及分析資訊,並能製作富創意的多媒體簡報,藉以跟別人分享資訊。

三 實驗研究過程

1. 本校歷史科老師按課程進度,向學生引入有關近代中國的歷史,當中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及張之洞等的課題。 
2. 老師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撰寫一份歷史專題報告,由教師安排高二年級兩班文組學生分成若干組,以5-6人為一組,每組從上述所提及的三個專題範圍當中選擇一個題目,學生需於指定的時段內(以八個星期為限)完成有關的專題研究報告。由於三個專題的範圍甚廣,故各組可在專題的範圍內自行決定研究報告的副題。
3. 專題研究報告的分數佔該學段的平時分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好讓學生能認真地按時完成。
4. 老師為學生提供獲取有關資料的基本途徑,以豐富報告的資料,包括透過網站、搜尋器等途徑去搜集資料。學生亦可透過其他如圖書館等途徑獲取相關的資訊以作補充,但老師會鼓勵學生先利用網絡技術搜尋資料。
5. 提交的專題研究報告中必須註明資料的來源(包括網站/刊物/參考書目等),以衡量學生應用網絡技術的程度。
6. 各組同學提交研究報告後,由歷史科老師評分,並以下列準則進行評核:
- 報告選題:題目是否對題, 範圍是否過寬或過窄;
- 報告內容:包括蒐集的資料是否切題,內容是否準確無誤及豐富,內文組織是否清晰流暢;
- 插圖:是否有適切的圖片、註解及表格等,以豐富及補充內文的資料;
- 專題報告的版面設計;
- 組員之間的合作性及參與程度;
- 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7. 經評審後,獲得最高分數的三組同學可獲安排
前往武漢華中師大第一附中,向該校高中二年級學生以及歷史科老師匯報其歷史研究報告,並由與會者向本校學生提問及就學生的匯報作出點評。
8. 繼報告後,歷史科老師擬定一份調查問卷,並
以不記名方式分發給學生填寫。問卷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如何製作及完成專題報告,以及調查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學習的取向、態度及所遇見的問題。
9. 調查問卷回收後,由老師分析,藉此瞭解學生
對利用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進行學習的反應及意見。

四 實驗研究結果

  在是次研究過程中,嘗試從幾方面評估學生對透過網絡技術的開發文化課程資源學習成效:包括專題報告的評審、華中師大第一附中歷史科老師的評價及問卷調查的結果。

  在十九組學生撰寫專題報告中,從質量、版面設計及內容安排上,都體現出各組學生均花上相當的時間去製作報告。報告的內容、附表插圖及補充資料等亦非常豐富,對部分題目的深入探討,知識面及內容都遠超過教科書所覆蓋的範圍。但當中發現,近一半的組別未能充分掌握如何把搜尋到的資訊整理歸納,造成主旨欠清晰及內容偶有重覆等問題。至於獲取最高分數的三組學生,由於他們的研習報告選題明確,內容豐富、組織有層次,組員有認真核對從網路上搜尋的歷史資料是否準確,以及組員之間合作性強。此外,學生亦反映因這是第一次接觸這類型的報告,故遇上不少的問題及困難,因而需要花上較多的時間去討論如何解決各種問題。然而,據學生的反映,大部分人認為這次製作專題報告的經驗是正面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則透過彼此討論及探討,有助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則透過專題研究,對相關的歷史問題瞭解得更深入,更透徹。

  第二,在本年六月前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交流活動上,第一附中的歷史科老師對本校同學有以下的點評:
「從三組同學的匯報中,觀察到同學整體合作性強,組員之間有默契,整個匯報都透過電腦以圖片、圖表及標題等方式帶領與會者瞭解專題內容,負責講解的同學與控制電腦的同學合作無間。內容方面,史料大致準確,又因專題所涉及的範圍甚廣,同學能把收集回來的資料分析整理,並以重點描述方式向與會者介紹,加上圖文並茂,使整個匯報既簡潔,又有層次,讓與會者容易地明白相關的內容及重點。此外,在分析歷史問題時,能引用歷史資料印證其陳述的觀點,言之有物。惟在內容方面,建議加插分析為何當時發動起義的地點在湖北而不在廣東或其他省分等部分,使專題內容更具分析性及完整性。」

  在問卷調查方面,本校高中二年級文組94名學生的問卷已全部收回。問及同學通常利用那些電腦軟件製作專題報告時,所有學生都選用微軟辦公室(Microsoft Office)軟件(包括MS Word, MS Excel, MS PowerPoint)進行製作。在94名被訪者當中,有93名同學表示有利用網絡技術尋找資料,當中有56%的同學稱主要透過網絡技術搜尋所需資料,而43%的同學除利用互聯網外,亦會到圖書館翻查相關書籍或透過歷史教科書尋找史料。此外,近80%的同學有從互聯網搜尋相關網址下載有關專題報告所需的資料,其餘透過網上書店及聊天室等渠道獲取相關資料及途徑。再者,在94名同學中,有83人表示使用網絡技術來找尋資料感到方便,仍有約12%的同學表示使用網絡技術來找尋資料感到不方便。選擇“方便”的同學中,普遍認為:網上資料多元化;透過網絡技術能迅速找到所需資料,節省時間;互聯網上有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知識;透過網絡技術可足不出戶,便能知天下事等。而選擇“不方便”的同學認為各網站的資料經常出現重複;部分網站資料概括和簡單,部分網站資料則過分龐雜,需要大量時間篩選所需資訊。

  當問及學生在利用網絡技術搜尋資料有沒有遇到困難時,有85%的學生表示曾經遇上困難,困難包括從網上搜尋到的內容過分龐雜,很難找到合適的內容;關於某一題材的內容,在各網站中有不同版本,因此難以判斷誰對誰錯;部分題目在網上並沒有提供詳細的資料,仍然需要參閱參考書來補充報告內容;有時出現某些網站無法連結或不能顯示資料的情況;部分國內網站在顯示時會出現亂碼的情況,即使使用繁簡體字轉換軟件(如南極星)亦未能翻譯出來,因此最終還是看不到資料等。問及日後如果歷史科或其他科目需要你(學生)製作類似形式的專題報告是否願意時,所有同學均表示樂意繼續利用網路技術協助搜尋資料及製作報告。問及網路技術能否幫助進行學習和增進知識時,有近95%的學生表示同意,贊成的原因包括:在互聯網上資料豐富,只要輸入關鍵詞,所有相關的資料便即時顯示,能有效提高資料搜尋及學習的速度;除文字資料外,網路上的多媒體的功能為同學提供影像,音像和圖像等訊息,增加學習興趣;網路上有很多學科課程和練習可供參考;及可間接加快使用多媒體的技能等。反之,餘下5%的學生認為網路技術未能幫助進行學習和增進知識,他們表示互聯網上的資料雖多,但不夠深入;其次,部分網站資料的可信性低於書本。
 
五 總結

  從學生的專題報告、第一附中歷史科老師的點評及問卷調查的數據資料來看,是次實驗研究的結果是正面的,即透過網絡技術的開發及運用,對歷史科的學習方式的改變上有正面的影響,有助培養學生建立自學的能力,發揮建構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特色與優勢,繼而能培育出一群具有終身學習理念及能力的新一代,以適應這個高速發展及萬變的社會。再者,從學生的回饋來看,這個學習方式的改變並不局限於某一學科,學生亦樂意利用這個學習模式應用在其他學科上。因此,這類學習模式改變亦可繼續在其他學科中作出嘗試。然而,學生在利用上述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亦遇上不少的困難及問題,需要學校及教師們的共同努力及探討,才能使這類學習模式更有效及廣泛地使用。

(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供稿)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