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05年10月
局長寄語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經驗共享
電腦音樂教學
在中學音樂課程中的應用

文•陶然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日益成為現代主流教學方式。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各個學科的課程,是現代中小學資訊教育的主要目標。1990年版的《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曹理著)第七章第三節中提到「音樂教學中常用的視聽設備:1.音響設備 2.幻燈 3.教學電影 4.電視錄像 5.音樂計算機教學」。可見,在我國90年代以前,就已經提出以電腦作為音樂課的教學工具。由於教學的需要,多媒體設備已經較早地進入了音樂課堂,但基於教育觀念、師資水平、教育模式等因素影響,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在各學校的音樂教學領域中卻幾乎是一片空白,仍沒有被各位音樂科教師們所採用。然而,為了與世界現代音樂教育接軌,為現代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電腦音樂教學是勢在必行的。

  電腦音樂是指利用多媒體電腦及與音樂相關的軟件作為工具,製作並播放出來的音樂(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近十年來,社會中的許多領域對音樂的需求量大增,電腦音樂得到迅猛的發展。與此同時,運用電腦音樂輔助教學,也逐步向音樂教育領域延伸,被廣泛地應用到音樂課程中。那麼,電腦音樂輔助教學的優勢何在?

電腦音樂技術可使傳統音樂理論由「聽覺學習」轉變為現代理念的「聽視覺學習

  在普通中學的音樂課中,音樂理論的教學內容是學生最難理解,也是最為乏味的。一般的教學方法採用傳統的「傳授型」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興趣。由於電腦音樂的特點是音、視頻同步,可以將音樂理論與實際音響聯繫在一起,使傳統音樂理論技法得以直觀、清晰地呈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合,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運用《TT作曲家》軟件學習調號、調性、轉調等知識,可以即時對照簡譜和五線譜,並聽到聲音效果,學生立刻明白了這些概念的意義和作用;又如,講解滑音時,以前的教學只是用語言來進行描述(因為鋼琴無法演奏滑音),現在運用電腦音樂製作技術,利用軟件中的Wheel 控制器製作出滑音,上課時一經播放,學生便對滑音這個概念有了從文字到音響的統一認識。

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欣賞課中的運用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以音樂欣賞為主的教學方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佔重要的地位。以前的音樂欣賞課,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視聽設備(電視、投影、激光唱片等),但學生的學習興趣仍然不大,這是由於老師介紹了很多令他們感到陌生的作曲家生平、樂器音色、曲式分析等,現在利用電腦音樂技術,這種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用CD機播放一段音樂,很難清楚地聽到某一樂器在這段音樂中的音色和演奏內容,但運用電腦編輯軟件,就可以把某一聲部從整段樂曲中分離出來,單獨聆聽,並可以隨時改變其音色、速度、節奏、風格等,學生便能立即聽到改變後的效果;教師如果需要反覆聆聽某一段音樂時,用錄音帶或CD機,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尋找回放的位置,但是運用電腦音樂技術,就可以隨時選取任意一小節的任意一拍,甚至任意一秒開始(甚至能夠精確到百分之一秒)。

 

利用電腦音樂進行課堂中歌曲的教學

  在歌唱方面的教學,先將需要學習的歌曲,利用電腦音樂製作軟件,用不同的配器音色,不同的音樂形象及音樂表現(喜、怒、哀、樂)播放幾遍,學生聽後會加深對旋律的印象,同時又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使用鋼琴伴奏,如今利用電腦製作歌曲伴奏,學生演唱時明顯更加投入,表現慾增強。

 

利用電腦音樂製作技術進行創作

  澳門教青局的初中音樂大綱中,教學主要內容的第六點就提到音樂創作活動,初二、初三年級要求提高創作力,增加器樂創作伴奏歌唱,自創旋律、音樂、歌曲演奏及演唱,鼓勵創作活動配合音樂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或演出。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受到器樂演奏水平的限制,學生的創造力始終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創作完成的作品,少有機會聽到最終的效果。如果將電腦音樂製作運用於創作教學中,即使學生不會演奏樂器,照樣可以自由自在地、輕鬆地完成創作過程,欣賞到自己的作品,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有成功感,從而激發持續創作的動力。

 

音樂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以往的音樂考試,不外乎口試(演唱或演奏樂器)或筆試,運用電腦音樂教學,便可使音樂的評價方式多元化。例如,可以利用音樂軟件以電腦遊戲的方式進行樂理知識的測評;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的作品,讓其他同學共同欣賞、分析、提意見;學生自己製作伴奏音樂,自己演唱或為其他同學伴奏等。通過多元化的評量,給予學生公平的智能環境。

 

電腦音樂製作對課外活動的幫助

  在中小學教育活動中,文娛方面的課外活動是相當豐富多采的。把電腦音樂製作技術運用到課外活動中,教師工作起來會相對輕鬆,很多問題也可迎刃而解。例如:尋找合適的舞蹈音樂、歌曲伴奏、節目配樂等,一直是令音樂老師頭痛的事,電腦音樂製作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老師排憂解難,不僅解決了伴奏音樂的問題,還能做到獨特、創新、與眾不同的效果。

  可見,電腦音樂教育與現代音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電腦音樂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正在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所掌握。由於電腦音樂教學目前在我國音樂教育中仍屬於初級開發階段,因此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課程的設置問題

  現階段電腦音樂製作還屬於邊緣學科,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學校要根據本身的實際情況自行設置課程。目前,澳門粵華中學是全國(包括香港、中國台灣)唯一一間安裝了有系統的電腦音樂教學設備的中學。該校的電腦音樂教室設備較為先進,擁有一套教師系統和十套學生系統。根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針對參加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生設置課程,每週兩節課,其中一節理論課(MIDI知識、樂理知識、基礎作曲理論等),一節操作課(軟件應用、創作),旨在通過興趣班的教學,培養出一批電腦音樂製作人才,創作出學校需要的音樂作品、課件等,同時總結教學經驗,以便把電腦音樂課推廣到全校的音樂課程中。
電腦音樂教材的編制問題

  傳統音樂課的教材是以印刷文本的形式存在的,現代電子教材則是一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存儲與傳播教學信息的現代教材,採用全新的三元教學方式(教師——學生——電腦)。要使電腦音樂教育能夠成功地推廣並不斷發展,編製科學的、多元化的電腦音樂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順利完成創新性的學習和創造性的音樂實踐活動。

缺乏統一的評量標準

  評量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中小學的音樂課是面向廣大青少年的,目的是擴展學生的音樂知識領域及眼光,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能力。因此,評價應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條件下,對教學進行反饋。目前我國還未製定出一套統一的電腦音樂教學評價標準,只是由任課音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計,這免不了會出現評量不夠客觀準確的情況。

電腦音樂教師的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來,雖然部分學校擁有多媒體電腦音樂設備,但未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缺少這方面的師資。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等藝術院校認為電腦音樂屬於文化市場範疇,屬娛樂性、商業性的,無學術價值,使電腦音樂一直徘徊在藝術高校門外。近年來,由於市場對現代音樂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才逐步認識到新時代、新科技下的音樂人才培養方向,開設了電腦音樂製作專業課程。但是,現職的音樂教師仍然沒有跟上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有些教師只是把課本內容原封不動地搬上計算機,便稱之為電腦音樂教學,學生面對毫無情感的鍵盤和鼠標,反而會失去了主動學習的熱情。

  總之,電腦音樂技術的進步,啟發了音樂教育工作者以嶄新的思路來思考、改革和發展音樂教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腦音樂很快會普及到各間中學的音樂課堂中,在各位音樂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的音樂教育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作者為粵華中學音樂教師)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