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05年10月
局長寄語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教育研究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定位及其特點

文•徐立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高度綜合的實踐性課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怎麼實施,首先取決於我們對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定位以及對其特點的把握。以主題為內容形式、實踐為展開途徑的語文研究,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文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決定了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關注人格教育,更突出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培養,更強調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語文實踐,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六項全能”,更凸顯出鄉土語文的重要性。

  過去的20年是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的時期,又是世界各國為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而積極改革的年代。世界各國因應挑戰而施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課程變革”。研究性學習,是這20年來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和努力施行的一種新型課程模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中研究性課程的設置和實施,已成為普通高中“課程變革”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和教學的難點。作為母語的語文(語言文化)教學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呢?

一、語文教學中蘊藏著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豐富素材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文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範圍是極其寬廣的,大凡自然、社會、生活和書本都可以成為我們選擇與確定語文專題研究的出發點。

  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是我們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資源。口語交際、閱讀寫作、文學藝術、史地科技、道德修養、思維品質、審美情趣,語文教學可謂包羅萬象。語文是最開放的課程之一,除了教材、課堂學習語文之外,我們尤其要引導學生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學習和運用語言,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嶄新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時空觀。參觀訪問、調查座談、辦報辦刊、編戲演劇……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使得語文教學和自然、社會的聯繫管道更加通暢。

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定位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問題,研究性學習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是適應“學習社會”的學習方式。它為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找到了一個有效的切入口和落腳點。

  語文研究性學習包含了各種語文學習,旨在讓學生聯繫自我、社會、自然的有關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體驗、感悟、交流進行語文學習,積累和豐富認識經驗。總括而言,是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語文空間,其本質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這種“綜合”首先是指學科內的綜合,即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其次是一個活動主題下包含的學科間的綜合,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1;此外還包括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綜合以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科學技能的綜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學生通過這樣的“研究”,可以認識文化及建立良好的價值觀。

三、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幾個特點

  研究性學習的特徵有許多,比如:使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主動探索,教學的開放性,實踐性較強,強調知識的聯繫和運用,有發現創新等。語文研究性學習除此共性之外還有五個顯著特點,即:

(一)更關注人格教育

  重視人格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創造性與競爭性又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徵。這一社會特性要求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僅有知識、有能力,而且更應具備較高的人格素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中都特別強調學生人格的培育,正由於“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後工作和繼續學習,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育豐富內涵的第一要義是人格薰陶,而研究性學習的題中之義同樣是令“培養人格”成為學生的“研究”成果之一。

(二)更突出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培養

  社會的發展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要求人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科技發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牽引。人們需要人文精神來指引並確定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2人文素質教育對於人的社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人文素質教育也是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合理體現,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徵之一。關注生活、關懷社會、關心人自身的發展是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強項和職責,學語文與學做人是內在統一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為我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找到了一個抓手,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培育過程就是育人的過程。當今語文教育中文化陶冶過弱,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想底蘊不夠;知識教育過窄,學生的語文視野非常狹隘,發展片面。現在,隨著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我們可以逐步解決這些問題,能給予學生一個全面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
  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形式和內容,諸如舉辦人文知識的系列講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人文知識競賽,開展閱讀與人文教育有關的書籍活動,外出參觀考察人文景觀等,然後指導學生寫出有深度的讀書報告、調研文章,從而引導學生求真、從善、愛美,使他們明瞭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

(三)更強調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語文實踐

  傳統的語文學科教育主要是知識的間接學習,把本來生動活潑、具有教育意義的語文變成了一門抽象的學科理論知識體系,學生學習語文完全是通過老師的講解或依靠書本,他們頭腦中的語文與社會、生活、自然無關。

  “一個人的語文素質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的。離開了實踐活動,學生的語文素質很難提高,即使具有了一定素質也很難鞏固。因此,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聽說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相聯繫,參與課堂教學與語文實踐活動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3語文研究性學習將淡化長久以來形成的“訓練”觀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面對真實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設計研究課題,並控制“研究”的整個過程,視學生為“小科學家”,主張學生自己通過一系列的語文探索活動去積累語文知識、發現語文規律,而不是單由教師傳授現成的結論。學生只有在這樣的體驗和實踐中,才會對學習的過程和價值有真正的理解,從而養成探索真理、終身學習的精神。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就是語文生活化和學習個性化的開始。交流、表達、思辨將取代抽象的語法知識訓練,學生不但知道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還會主動地學習新知識,這更能促使他們把已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聯繫。


(四)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六項全能”

  學生“聽說讀寫問做”六項全能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傳統的語文教學,不管是重視閱讀,還是強調寫作,都過分突出知識點教學,總是割裂語文知識和能力學習統整的聯繫。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展開,將使這“六項全能”得到更加協調的發展。

  發展學生“聽”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從事調查訪問等活動,可以增強“聽”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口語交際沒有時間推敲,會出現重複、脫節、鬆散、零亂等現象,甚至說些無關題旨的話,因此能訓練學生對話語進行有效刪選、整理的能力,總之,“現場”的複雜性將教會他們專注和思考,聽音辨調,推敲聯想,理清線索,評價回饋,養成快速聽記的習慣。

  發展學生“說”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說”,無論是選題介紹、開題報告、小組合作、採訪調查、總結報告都要“說”,我們就是要利用這些“說”的機會培養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主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要求構思迅速,簡約而有條理,生動而富邏輯,得體而又準確地向他人傳達自己的思想,從而養成他們良好的說話氣質。

  發展學生“讀”的能力。“研究”要做得深入,就必須從歷史、社會、整體、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將促使學生去讀更多的書,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可以說,一個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閱讀的深廣度直接影響其研究問題的提出和研究工作的開展。通過研究性學習,教師可在理解、鑒賞、速度、網路檢索、資訊加工等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關鍵是在“研究”環境的不同變式練習中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網路,以促使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式性知識。

  發展學生“寫”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是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人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要發展的是就是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人生的寫作觀和寫作能力。“研究”的天地有多廣,寫作的天地就有多廣;“研究”的方法有多少,寫作的方法就有多少。科學實驗、讀書報告、調查研究、收穫感想……各種文體、多種思維都得到有序的訓練,寫作、觀察、思考在研究性學習中被更好地統一起來。

  發展學生“問”的能力。學會提問反映了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語文研究性學習應著力於發展學生運用推理、創造性思維的“提問藝術”。“問”是探究的開始,教師要平等、寬容地對待學生的問題,“釋疑、解惑”並非是將疑惑全部“冰釋”,要引導學生在明瞭舊疑的基礎上思考新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教師能借助“研究課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刺激學生提出高品質的問題,從而培養他們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精神,使他們養成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發展學生的“做”。語文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能力,是靠學生在生活中實踐而培養的。不能實踐的語文,是“死語文”,和實踐聯繫在一起的語文才是“活語文”。研究性學習使得語文學習和社會實踐建立密不可分的聯繫,使得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人格養成的結合三位一體。準備階段的計劃、資訊收集,實施階段的採訪、調查、勘探、實驗等活動,總結階段的演講、報告、成果的展示或表演,都是活用語文的絕好機會。總之,研究性學習體現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思想,體現了“生活積累──學習感悟──實踐運用──生活再積累”的學習規律。

(五)更凸顯出鄉土語文的重要性

  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活語文”的學習,“活語文”不在別處,就在那潛移默化地浸潤著學生心靈的鄉土語文中。鄉土語文是一地民眾生活的縮影,記錄了活生生的語文,更是文化藝術的傳承。要知道,“課程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繫,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課程,文化作為課程的母體,為課程設定了基本的邏輯規劃及範疇來源,拋開文化,課程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一方面,課程又形成著文化,課程作為文化發展的主要手段,為文化的發展及創新提供核心機制,離開課程,文化便同一池死水而終將枯竭。”4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文化與課程的聯姻,語文課程以鄉土文化(語文)的主體形態進入了教育過程,通過對鄉土語文的考察和研究,學生將親身發現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問題,其語文綜合能力將得到愉快的挑戰和考驗。

  學生對自身的居住環境往往有著極深厚的觀察和探究心理,這是一種潛在的學習動力。當學生的這種願望表現出來時,我們的語文教育就應該適時地提供恰當的語文學習環境,給他們有充分發展的機會。研究性學習在鄉土語文教學和中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之間尋到了契合點,能幫助學生建立具體的語文概念。學生經由直接觀察、設身研究而獲得的活語文,使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均得以提高,且易維持長久探索的意願。而且,研究性學習聚焦鄉土語文更是符合了當代人本主義教育學的精神,它除了增進學生的知識外,還能拓展學生的宏觀視野,並可培養其人文關懷,激發其愛鄉情懷、奮鬥精神以及團結鄉人意識,這就是鄉土語文和研究性學習所彰顯的力量。
(作者現職於浙江省嘉興市教育局,又為中學高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


註:
1. 肖川:《論學習方式的變革》,《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3期。
2. 呂達:《新世紀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
3. 張定遠:《我對中學語文教學幾個問題的看法》,《語文教學通訊》,2001年第1期。
4. 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與生成的建構性課程文化觀》,《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