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2004年09月
行政長官題詞 司長賀詞 局長寄語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閱讀專輯
>> 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學習
         -專訪聖公會小學
本刊記者•余巍

  聖公會小學創立於二零零二年,靠著全體教學人員的共同努力,逐漸具備一所優質學校應有的特徵。

雙語教學環境

  聖公會小學是一間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除了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外,其他科目都由英語為母語的教師用英語上課。學校透過在外國的報章和互聯網刊登廣告招聘教師。學校的教師大部分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

  雖然學校課程與澳門其他的國際學校十分接近,但其學生人口結構則與一般的國際學校有很大的分別。例如:以粵語為母語的學生佔了95%,這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由於大部分學生的母語及生活環境中的用語與學校的教學語言截然不同,可以預見在語言及閱讀方面出現學習困難的學生數目比一般學校的人數要多。學校也針對這個問題,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即使已加入公共學校網,學校每班人數仍刻意控制在25人以內,小學和幼稚園的班級都實行包班制,由一位外籍教師及一位助教任教。此外,學校努力在校園內塑造英語的學習環境,除了教師的母語是英語,助教和員工都只能用英語與別人溝通。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環境的佈置,教室裡和走廊上到處都掛滿了英文單詞、文章和詩句。掛出來的並不是買回來的教具或教師的作品,全部都是學生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只有成績優異的學生作品才會張貼出來,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展示他們的作品。

  在幼稚園第一年的班級,外籍教師及助教在學年開始時同時用英語和廣東話授課,到了第二年級便逐漸過渡到學生在上課時只可用英語回答教師的提問。

  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在英語課中採用了語音教學法。在上英語課時,學校會按學生的能力把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分成七個學習小組。學校的教師共同為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生訂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提供適合學生水平及特性的教學及作業。學校會根據學生的成績,定期評估學生是否適合所處的學習小組。去年全校約有百分之十的學生根據表現被調進能力較高或較低的組別。

培養閱讀習慣

  學校的英語科並沒有固定的教科書。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專門添置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圖書庫,並按不同的程度分類。校內每一個級別的學習小組都會定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閱讀。教師選取一些適合學生能力的圖書,與學生一齊閱讀,或在老師的引導下在課堂上或在家中閱讀。學校為每一名學生開設專門的檔案,詳細地記錄學生的閱讀進度。

  聖公會小學的作業量並不多,但學校仍然希望家長積極地支援子女的學習,透過親子閱讀等方式強化學校的學習。

發揮創意空間

  教師上英語課時使用的範文並不一定是名家的作品。只要配合教學目標,外地和校內的學生作品都可以引進課堂。

  經過McCarthy老師所任教的小學二年級課堂時,剛好發現老師正在講解一篇新西蘭九歲小學生寫的詩:

In the night a star fell across the sky
A little child saw it fall
She gave the star a name and went to bed
In her dreams she saw the star again

  半小時後再回到這間課室時,發覺大部分學生已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己的詩。其中兩篇的作品是這樣的:

When I look at the sky
I see while birds flying in the tree,
Fish swimming in the pond,
People walking with their pets,
Children playing with their friends,
Clouds floating in the sky,
And what a beautiful day!

Selina (小學二年級學生)

When I look at the sky
I see white clouds floating
The red sun talking to the blue sky
And I think about
If I was an eagle
I could fly through the blue sky
And play with the sun

Rose (小學二年級學生)

  有的學生的作品只有一句,有的學生的作品水平明顯已經超越了老師介紹的範文,也遠遠超出老師的期望。原來上語文課不一定只有學習和模仿別人的作品,如果給予適當的引導,充分的空間,學生的創意可以是無限的。

  到了下課的時候,所有學生的詩作全都張貼在課室的牆上。

小結

  杜威曾經說過:優質的教育取決於兒童的學習經驗。由於在某一特定年齡和年級的兒童之間存有差異,經驗須從已有的理解水平開始。學習的過程是透過持續地與其他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來內化更複雜的知識。

  聖公會小學在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配合下,有效地利用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將以外語作為教學語言這一個挑戰,成功轉化成為提供以學生為主體學習過程的機遇。透過多方位地貫徹小班教學、分層指導、優化資源、家校合作和鼓勵創意等理念,有效地結合了外在的客觀環境和兒童的主觀經驗,提供了優質教學所需具備的條件。

  在整個的訪問,好幾次聽到彭大衛校長說這樣的一句話:「我們相信每一名學生都能成功。」如果這句出自杜威的話能透過老師的教學,真實地體驗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就能真正地呈現出來。

  閱讀的方式不一,有些書必須淺嘗即止,有些書必須囫圇吞棗,少數的書必須咀嚼再三,徹底消化。

培根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