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2005年0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經驗共享
>> 發展學校綜合評鑑
       提高教育素質
文•鄧可心

一•學校綜合評鑑概述

  「學校評鑑」一詞,學者吳清山(1995)將其界定為「是透過有系統的方法來蒐集、分析和解釋學校各種資料,並進行價值判斷,以作為將來改進教育缺失,謀求教育健全發展的歷程」。另一學者沈玉順(2002)認為學校評鑑是指評鑑人根據一定的標準,採用一定的評鑑方法,對學校工作的顯在和潛在價值進行判斷,以調控學校的工作,促進學校的發展。

  從評鑑的內容可分為綜合評鑑及專項評鑑。綜合評鑑是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綜合評鑑,而專項評鑑是對學校局部或單項的工作進行評鑑,所以學校綜合評鑑是透過有系統的、科學的評鑑標準及方法,蒐集、整理、分析與解釋學校各項工作的資料,進行全面綜合的價值判斷,以協助學校作出診斷,了解自己有何優勢應繼續保持,有何存在問題應補救改善,以提高教育素質。
按評鑑主體分類,可分為以下兩類:

1.學校自我評鑑

  學校自我評鑑是以學校本身為主體開展的評鑑活動,由學校組成評鑑小組,按學校所制訂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的目標,透過各種評鑑方法和適當的工具,主動地進行評鑑,以更了解校內的問題和潛能,改進缺失,以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規劃的目標,從而使學校能持續進步及發展特色。此種評鑑具形成性評鑑功能。

2.學校外部評鑑

  學校外部評鑑是由學校以外的評鑑人員到校開展的評鑑活動,評鑑小組通常由政府教育機構的評鑑人員或學者專家所組成,運用多元方法蒐集廣泛的資訊,透過客觀的指標及工具,有系統地進行評鑑,以協助學校進行判斷,了解本身的優勢及缺失之處,使學校有效地改進,確保學校的教育品質,提高學校教育績效。此種評鑑具總結性評鑑功能。現將學校自我評鑑及外部評鑑比較如表:

學校自我評鑑及外部評鑑各有其優缺點,茲分述如下(郭昭佑,2000):

1.學校自我評鑑

.優點

  由於評鑑人員是校內成員,熟悉學校的情況,對被評鑑者的威脅感較低,同時方便獲取資料、易於溝通,由於學校自己進行評鑑,可作長期的反省,亦可隨時調整,以解決問題,此種透過內在驅力和實際經驗的評鑑,較易被學校各人員所認同與接受,其評鑑結果亦較具體,利於實施,所需經費較低。

.缺點

  由於評鑑人員與被評鑑者都是校內成員,基於情感因素,易於多作認同少作批判,易生偏差,又容易受到學校文化及氣氛影響,造成評鑑資料的不可靠性,評鑑結果較不易為別人信服,客觀性及公信力不足;而且評鑑人員的評鑑專業知識及經驗常會被人質疑,且在進行評鑑工作時常受校內事務干擾而拖延,易於流於形式,效果不佳。

2.學校外部評鑑

.優點

  評鑑小組通常是由政府的專業評鑑人員及學者專家所組成,其專業性較受人肯定。由於評鑑人員是校外人員,少受情感因素及學校文化等影響,可發現校內評鑑人員見不到的現象,較具客觀性及公信力,而且在評鑑時保持獨立及專注程度較高。

.缺點

  由於評鑑小組成員是校外人士,對學校環境不熟悉,且只能短期在校內進行評鑑工作,故難以深入瞭解學校情況,可能未完全掌握一些重要的訊息與影響因素,較難提出具體改進意見。另外校外評鑑對被評鑑者較具威脅性,使其具防衛的心態,對評鑑結果較難接受,並且校外評鑑所需的費用較高。

  從上述可見,學校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的優缺點是相對的,此消彼長,而且學校自我評鑑具形成性評鑑功能,外部評鑑具總結性功能,兩者同有重要功能,故將學校自我評鑑及外部評鑑結合一起,互相支援,互補長短,成為較為理想評鑑模式(郭昭佑,2000)。

二•上海市及山東濰坊市的學校綜合評鑑

  近年上海市及山東濰坊市的學校綜合評鑑工作發展較快,而且都是將學校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結合一起,現簡述如下:

1.上海市浦東新區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

  為發揮教育督導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作用,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督導建構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機制,設計學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方案。其評估運作模式是由學校根據辦學條件,參照評估方案制訂發展規劃,然後送交教育主管部門及督導室。每一學年學校按學年工作目標進行自評,並根據自評結果對發展規劃作出調整。當學校接到督導評估通知後,要建立自評組織機構,根據評估方案及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進行綜合的督導自評,撰寫自評報告,送交教育督導室,然後該室到校進行複評,廣泛蒐集信息,經總匯後綜合分析,得出評估結論,撰寫督導評估報告,分送學校及有關領導部門。上述評估運作模式亦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見,其運作模式是結合學校自我評鑑及外部評鑑,從以往學校是評鑑的客體改變成為評鑑的主體,使學校透過自我診斷、自我調整,從而不斷自我改善,實現自主發展。

  學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系統所運用的方案,是按照「學校教育資源」、「學校管理」及「學生發展」三個領域,而設計「基礎性」、「整體性」及「發展性」三套評估指標。學校可以根據自己本身實際情況、發展水平及特點,選擇使用相應的評估指標,可以任選一套指標使用,也可以其中一套指標為主,另任選其餘兩套指標的部分指標,這樣可避免以「一把尺子」量度所有的學校,此方案適合不同辦學條件、不同區域及不同特色的學校,可以保障全區實施素質教育,同時亦促進各學校個性化發展。

2.山東省濰坊市教育督導評估

  為進一步規範學校投資行為,引導學校加強科學管理,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不斷促進教育改革、發展和創新,山東省濰坊市制訂普通初級中學辦學效益、辦學水平督導評估方案。主要目的是評估學校的辦學效益及辦學水平,其實施包括學校自評及複評兩個階段。

學校自評的基本程序為:
.成立自評工作領導小組;
.組織全體教職工按評估方案總結成績,查找不足,對各項工作的達到程度作出客觀評價;
.認真詳細填寫自評紀要及自評得分;
.撰寫自評報告;
.將自評報告及自評紀要送交教育督導室。

教育督導室的複評工作為:
.複評在學校自評基礎上進行;
.複評情況應當場向學校反饋,提高透明度;
.全市複評結束,將複評結果及反饋意見通知學校;
.進行追蹤調查限期整改項目的落實情況。

   由上述可見該市的學校督導評估亦是結合學校自我評鑑及外部評鑑,而且一方面保障各校的辦學水平,另一方面又照顧不同辦學條件、不同區域及不同特色的學校而評估其辦學效益。

三•結語

  本澳的學校綜合評鑑工作剛開始發展,現正在制訂評鑑手冊及試行階段,有關督導人員可借鑒上述兩個地區的經驗,而且必須不斷進行研究和發展,以建構一個能促進本澳不同學校的發展,又能提高本澳教育素質的評鑑模式。

(作者為教育暨青年局學校督導員)

參考資料:
1. 吳清山(1995)。《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2. 沈玉順(2002)。《現代教育評價》。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 版社。
3.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4. 胡立峰(2000)。《浦東新區學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手冊中學分冊(試用本)》。上海:浦東新區教育督導室。
5. 駢茂林(2001)。學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功能及其生成機制 研究 ── 從質的評價取向出發。載於趙連根、毛國隆、胡立峰 (主編),《區域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研究》 (頁20-44)。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