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2005年0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經驗共享
>> 2004兩岸四地
    青年發展指標研討會論文總結
文•蔡昌
作者按:下文乃作者於「兩岸四地青年發展指標」研討會的會議論文總結。研討會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在澳門舉行。參加研討會的學者一共發表了30篇論文,皆收錄於教育暨青年局出版之《兩岸四地青年發展指標研討會論文集》 (2004)內。讀者可以參考有關的論文集,以配合下述總結的內容。

  今次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協辦之兩岸四地研討會的主題是「二十一世紀華人社會青年指標:現況與前瞻」。我們十分榮幸能夠邀請到四地一共28位講者出席,就青年發展發表了內容豐富兼具獨特見地的論文。大會的目的,誠如開幕禮上崔世安司長所言:「期望透過對各地青年指標進行研究、分析、探討、對比、彼此交換意見,最終可協助各地政府機構更好地掌握青年脈膊,從而訂定一些具體的青年政策及服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曾明言:「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判斷青少年需要甚麼,更不能用我們的需要去取代青少年的需要」。要瞭解青年人,社會確實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數據,而青年指標正就是這方面的社會工程。甚麼是青年指標?簡單地說,是對青年群體的生活和發展狀況的一系列量度。

從探究青年發展指標的理論出發

  社會科學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不容否定,但亦由於人類社會的多變性、難預測性、多層次和多方向性等特點,致使社會科學的立論和解釋受到一定程度的桎梏、限制、互相衝突、甚至流於「人云亦云化」。這方面亦出現於青年工作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陳永泰教授和張宙橋教授的論文就指出:「美國的兒童福利指標從1990年初開始建設,經歷多年但發展仍不完善」。

  青年指標的發展可以考慮由甚麼方向出發?包含哪幾種類別?各指標有沒有側重點及互結?指標的建構趨勢、指標的角色和功能等應如何處理?大會眾多學者發表的報告、簡單地總結,可以借用張曉華教授和紀秋發副研究員等的報告討論作為基礎。文章指出,建構青年發展指標需從三方面考慮,包括:(1)青年年齡界定問題;(2)青年發展的內涵;(3)青年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依據問題。其中第三點,值得大家再三思考:即「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作為建構青年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依據,可以發揮青年發展指標對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功能,並引導規範社會的健康文明發展,改善和提高青年的生活質量,重現青年的全面發展,使青年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事實上,這個持續發展的觀點,與程福財先生等之論點,即「青年指標的選擇,應以促進青年的潛能發展為導向」互相配合。另外,楊雄教授建議從個體、整體和社會期望三方面規劃指標體系,並提出「設計一個什麼的指標就是一個重大的課題」,而現在的情況「仍是各人說各人的話!」王剛主任另外談到,體系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基礎指標、特徵指標、關係指標、環境指標和預警指標五大分類。這些發言,加上謝惠娟副教授提到的年齡縱向和心理橫向 (包括:認知指標、情感指標、意志指標、個性指標等)去設計指標和黃朗文副教授的「動態」指標觀,都帶領大家從不同的側重點和認識角度去瞭解青年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張宙橋教授和程愓潔副教授兩位的論文亦給予我們明確的指引。例如張教授談到的「德智體群美」五育發展之22項指標,和程副教授倡議的10個領域都值得青年工作者們借鑒。事實上,張教授的五育架構亦見回響,好像佘雙好教授談到建構青少年道德發展指標體系,正好指出「利用社會主導的道德思想概念,結合青少年人格發展的層次,推行綜合評價」。另一方面,許毓濤副教授提倡以「青少年涉及的行為問題」去「鑑定一些明確指標」,使更有效地回應青少年的問題。

  指標的收集是一項繁重而意義深遠的社會工程,除卻上述談到的方向性、領域和範圍外,陸玉林教授亦點出指標的目標維度的觀點,例如青年發展應以國家、地區或個人層面去考慮。陸教授語重深長的點出:「青年指標應以全面發展」為重心,例如包括青年人的權利的量度。這方向也正好補充了指標理論發展的材料。誠如蘇頌興教授所言,青年指標的工作自有它的社會意義,這意義即在「使青年人不當時代的落伍者」。

  魏雁濱教授的論文以青年人從個人到社會發展的層次去建構指標。利用發展理論,魏教授提出指標的設計範圍包含11項青年指標,即興趣發展、技能發展、潛能發展、社交融和、社會關注、義工精神、公民責任、自我確立、社會批判及超越個人私利。這些指標讓我們在理論上分辨出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兩個層次,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認識。

分享青年發展指標理論「實踐」的經驗

  指標的建立,無論如何完善理論層面,都只是指標建構目的之一半;沒有實踐經驗的指標,只是沒有生命力的一堆資料和數字。

  例如謝惠娟副教授報告中提及的一系列廣州市青年調查,讓大家瞭解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舉一個例子,在其中一個2000年的調查中發現,65.5%的青年表示在學習和工作中受到的壓力很大,而年紀較幼的情況最為明顯。另一方面,涂敏霞副教授分享了同是廣州的「青年發展指標體系」的寶貴經驗,桑標教授談到上海的經驗,指出上海市0至18歲兒童的發展規劃主要從健康、教育、法律保障、環境四個領域進行評估,並於論文報告中具體談到有關的策略措施。
張宙橋博士就指標研究的信度、效度等的報告,特別是年齡與五育效度的驗測,豐富了指標統計的內容。李德仁副教授和吳明燁副教授在他們的論文宣讀中,分別以社會工作角度的探討和台灣青少年同儕文化與升學效應的關係,展示青年指標在社會問題上的應用。同樣地,透過李副教授的香港研究,我們瞭解到家庭生活和社會工作者舉辦的活動,會正面地影響青少年日後的五育發展。吳副教授的台北市調查則發現,教育分流對同儕文化有區隔的效應,這方面的結果顯示,進入高中文化課程階段的學生,生活型態都以白領階級為主,相反接受職業高中教育的則傾向「KTV唱歌、登山或釣魚」,報告總結中指出:「教育分流產生了社會定位的效果,(而這些)可視為觀察青少年發展的重要指標。」

  另外,黃朗文副教授比較了台灣城鄉的資料,給予大會一個重要的青年人「社會空間發展」的訊息,其中的指標結果顯示就學青年離家居住比例遠高於未就學者,而社區依附越深的離家的可能性越低。據黃副教授的研究:離家 (Leaving Home)是研究東方青年發展的一個有意義的指標。

   除了香港和台灣的經驗,李小鵬先生利用問卷調查搜集澳門青年生活與消費模式資料,從實證中分別顯示澳門本土四個組別的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消費、家庭負擔、文化生活、社會活動參與等情況。

  青年指標的實務工作亦能夠讓大家瞭解到一些國際間青年的情況,蘇頌興教授的論文提到這方面的5個觀察和結論,即是:(1)身心健康狀況惡化;(2)競爭引起的生存危機感;(3)收入減少成為弱勢群體;(4)失業超過總體失業水平;(5)貧困率居高不下。針對這五個「負面指標」,有與會朋友於答問時間中提到「概念定義」的討論,這些都值得大家留意。

  許毓濤副教授的報告亦論及澳門中小學生面對之困擾與問題,當中尤以功課、考試壓力、開學或就業問題佔較高的比例。除卻上述的實證研究外,程惕潔教授進一步推動實踐的主題,除了提出設計共用指標,特別是華人社會共用指標之外,亦談論到港、澳、北、深、珠、滬六個城市高中畢業生健康及知識類指標的可行性。另外,石丹理教授分享了香港青年發展指標的經驗。香港在1988年開始出版有關報告,從多年的研究分析中,石教授提出「多元化」的青年指標 ── 例如社會調查,去解決指標「時滯」的困局。另一方面,亦利用指標的啟示,提供「家長教育方向」,例如「嚴母慈父」的發現和香港社會發展指數方面的應用,進一步體現指標在社會科學及政策方面實踐的作用。另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魏教授之青少年發展指標亦談到不同年齡被訪者與指標的關係效應。魏教授的研究發現「年齡的效應是測度發展指標的預測性效度的主要基準」。研究的分析資料亦進一步顯示十歲以上和十歲以下在個人層面及社會層面不同指標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香港青年協會的莫漢輝主任和袁小敏幹事提及香港於2003年進行的一項「青年價值觀指標」調查,並綜合自2003年以來過去6次同樣的結果。

  在比較的意義上,梁啟賢講師利用港澳社會發展為背景,給大家展示香港如何利用有關指標輸入」的功能構建青年政策,改善青年就業情況,並建議澳門考慮歸納不同指標成為各類「資本」,以配合國際的趨勢。澳門聖公會李國豪主任和李惠華主任利用實證調查,從624個被訪年輕人的個案中,補充了一些澳門青年指標的材料。調查發現被訪者自我價值觀偏低、家庭觀念較重、人生價值觀傾向正面。另一方面,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的調查顯示澳門青年人大致擁有優良的資訊科技學習條件,對學習資訊科技有濃厚興趣,並掌握一定程度的資訊科技知識。

發展青年指標要注意的地方

  一次青年指標的構建,不能夠全面反映指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發展一套行之有效,並適合本土參考和運用的青年指標,要注意多項問題,這可以包括楊雄教授引領我們的視角,例如:(1)影響指標發展的重要因素;(2)留意主觀指標 ── 即“軟指標”的測量與分析;(3)要利用適量及定性的指標,避免“全盤指標化”;(4)處理好指標與青年發展評價的關係,例如:社會發展了,青年發展是否倒退了的問題。曾錦華主任另外則倡議制定青年指標時應具備前瞻性、調整時具備敏銳性、及建立指標時注重完整性,另一方面,王剛主任則介紹了「統計指標」和「意向指標」,並提到要注意兩類不同的搜集方法。

  青年人與社會是一個不能分割的關係,要瞭解青年、發展青年指標,因此不能忽視程福財先生和董小蘋教授所建議的兩個狀況:(一)「青年人主體性發展狀況」和(二)「青年的社會性發展狀況」。社會性發展,簡單地說,包括:「社會關係」、「社會參與」及「社會歸屬感」。另一方面,陳欣欣副教授在文章中,亦以青年政策的探討為基礎,指出青年指標的制訂需要考慮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範例,同時透過配合青少年的角色,建立一個平衡「發展、預防及矯治」三方面的青少年政策結構。就此,董小蘋教授亦主張「盡快將(青年指標)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的議事日程,從而為青年發展提供切實的保障。」

  發展青年指標要多作冷靜的推敲和考慮。這方面涂敏霞副教授提到的四個「青年發展指標『熱』中的『冷』思考」觀點,例如統一性、可比性指標,值得大家參考。另外,蘇琦雯女士建議發展指標時要多加考慮「個人與社會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組構關係」,並呼喚大家關注指標與「社會發展」應「回歸到人的方面」。蘇女士在答問中提到的指標要具有「指導,引導青年人」的作用亦深具意義。為誰發展與教育發展可以是相同的課題,羅國安研究員倡議以教育為基礎去發展其他指標,並指出發展青年指標要多考慮教育培訓與其它指標的關係。

  簡單地總結,青年指標的發展需要注意:(一)指標的理論跟概念的工作,例如:群育跟德育的因素指標;(二)指標的操作技巧,包括統計設計的考慮,及對不同組群在量度方面的對應等。

  這次的會議只是澳門青年服務的「一小步」,謹盼望日後我們能一再攜手、一步一步地完善青年指標的發展工程,務求令大家的青年工作辦得更完美。

(作者為教育暨青年局顧問高級技術員)

參考書目
1. 教育暨青年局 (2004):《澳門青年指標2004》。澳門:教 育暨青年局。
2. 教育暨青年局 (2004):《兩岸四地青年發展指標研討會論 文集》。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