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閱讀伴成長 管教有方 教子有方 家長心聲 親子身父母心 父母加油站
社工隨筆 好書推介 知法守法 親子Q&A 童心童話 親子遊戲 給爸媽的備忘錄
             
陪伴子女走過暴風的日子

青年廳輔導員

 馮紫華

 

成長中的青少年喜愛與友人相伴,喜歡被人讚賞及肯定,每天生活在尋找及認識“自己”的空間中。踏入青春期,青少年往往由家庭的圈子,急不及待渴望地跳進社交的圈子中,這是每一位青少年家長不難覺察的現象。為人父母者,最心慌難過的時候想必是看到自己一向乖乖待在身邊的孩兒,長大後的某天竟如離巢乳燕,終日夜不歸家,跳入一個不知名的圈子群當中;又或偶有乖乖逗留在家的時間裡,仍不停地“煲”電話粥或On line上網,一大堆神秘而不認識的友人總想把自己的子女電召出家外。

中國人有句說話:“學壞三日,學好三年”,父母迫切的關心,換來的可能是一句“囉嗦”的回應。看到家長的心痛及心傷,唯嘆現今教養子女實在不易。面對在暴風期的青少年,僅提出以下幾方面讓家長們在堅忍的日子中作參考:

-保持與子女溝通的途徑:
任何與子女可以有溝通或對話的機會都不要放棄,縱使是一句電話留言,或一張便條。保持可與子女對話的狀況,代表還有機會去“教”;倘若發展到一點話兒都沒有的冷戰狀態,則連說“教”的機會也沒有了。
-有效控制零用錢,勿給予子女過多之金錢使用:
 合理及短期性的零用錢分配,可避免子女受不良朋輩的誘惑,減低他們不當用錢的風險。此外,青少年往往當身無分文時,亦會自然易於想起是時候“回家”了。
-教導子女“分辨”的能力,相信子女亦有“判斷”的能力:
 子女身邊的一夥友人是良與惡,作為家長可不時教導及提醒如何分辨損友或益友,教導之餘更可鼓勵子女多分享與友人的相處情況,多一點生活的事例,有助協助子女的思考及覺悟。然而,切忌未上庭就先判刑,在未聆聽之前已向子女宣判友人之惡,因為青少年縱使有一點點存在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亦可能因為一時“氣”憤而輸了給自己的理智。
-學習多說:『我…..的訊息 』 少說:『你……的訊息』:
面對屢勸不聽的青少年,一般家長都難免常氣憤地責罵子女的不當之處。然而,在經常向子女責罵“你...”之餘,家長亦不妨可嘗試多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及想法,讓子女明白你的擔心及憂慮,以愛心來緩和及修補可能因責罵而破壞的親子關係。
-永不言棄:
在勸戒及等待浪子回頭的日子裡,縱可能感到疲乏、心傷,甚至乎會有“當自己沒有生過這兒子/女”的念頭,請僅記面對傷透你心的子女,仍請堅持“不可放棄”的信念。因為,你的努力正正驗證了世間上父愛、母愛的偉大。
此外,家長亦應在需要時候放開心懷,為自己尋找一個舒解及支援的途徑。不竟,與人分享及獲取正面的支持,有助積極解決及面對問題。

在暴風雨的路途上,讓自己成為能與子女把傘同行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