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官立小學課程檢討計劃

第二階段報告

港澳兒童教育國協會  古鼎儀

背景

  一九九九年五月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以下簡稱ACEI-HKM)獲澳門政府轄下教育暨青年局司(DSEJ)委託,對下列澳門官立小學的四個課程進行檢討和評鑑:

  1. 品德教育(道德/公民)
  2. 視覺/手工藝術
  3. 常識(社會/自然科學/健康衛生/歷史/地理)
  4. 數學

  這項課程檢討和評鑑計劃共分為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Stage I)是對現行官立小學在以上四個學科的課程大綱和有關課程文件作出檢討和報告。第二階段(Stage II)透過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包括質性和量性調查),對象包括學生、教師、校長、督學、各科課程編寫人、課程發展小組和教青局有關部門和行政主管(包括教育局副局長)等,對以上學科課程實施和管理給予綜合評鑑和報告。

  在第二階段ACEI-HKM邀請了港澳各大專院校的專家和教育專業人員,就課程實施和管理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並提供所需要改善的有關措施、方向和建議。本文為第二階段課程檢討的一個撮要報告。

課程檢討小組

  第二階段的課程檢討計劃共有十四位的成員,全部都是來自港澳的高等院校。課程檢討小所負責的範疇如下:

中央統籌

古鼎儀 (香港教育學院)

羅耀珍 (香港教育學院)

李小鵬 (澳門大學)

品德教育

胡少偉 (香港教育學院)
謝均才 (香港中文大學)
葉建源 (香港教育學院)

視覺教育

黃素蘭 (香港中文大學)
陳美玉 (澳門理工學院)

常識科

蔡昌 (香港教育學院)
容萬城 (港澳兒童國際教育協會委員)
布森祖 (香港教育學院)

數學科

甘志強 (香港教育學院)
鄧國俊 (香港浸會大學)
顏明仁 (香港教育學院)

  小組成員除諮詢教師、學生、督學、教育行政人員和有關專業人仕,同時參考了世界其它相關地區(如中、港、台、新加坡、和歐美)等課程發展文獻和經驗,使第二階段課程檢討計劃更加深入和全面。

 

課程檢討的教育理念

  在第一階段,小組分析各科課程綱要的基本元素----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估模式----同時也檢討和回應現時所採納的課程大綱/教學指引是否充份涵蓋以下三個重要教育理念:

  1. 多元文化教育
  2. 全民教育
  3. 分級課程管理

  上述第一項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研究小組採用了賓氏(James Banks)的多元文化教育內容指標(見表一)。

表一:多元文化教育計劃評鑑清單(Banks, 1991)

                                  評核

種族及文化多元化這一點,是否貫穿整個學校環境?(澳門)  
學校政策及相關的程序,是否有利於形成學校內各個種族、民族、文化群體成員之間的正面的交往?  
學校內的教職員(行政人員、教師、輔導人員、其他職員)能反映本地種族及文化多元性?  
學校內是否有系統性的、全面的、強制的、持續的多元文化教師發展計劃?  
該課程是否反映學校內的學生特質及其文化的學習風格?  
該課程能否為學生提供持續不斷學習的機會和加強對自我的認識?  
該課程能否幫助學生理解其種族及文化群體經驗的完整性呢?  
該課程能否幫助學生分辨出及理解人類社會中不斷呈現的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衝突呢?  
該課程是否有探究及釐清(澳門) 社會中的種族情況,是否有另一些選擇和可能性呢?  
該課程是否鼓勵某些有助於種族、文化多元化的價值、態度、行為呢?  
該課程能否幫助學生發展對其有效公民角色所必須具備的決策能力、社會參與技巧、以及政治意識呢?  
該課程能否幫助學生發展對其有效地進行人際及社群和種族之間交往所必須具備的技巧呢?  
該個多元文化課程,是否能夠全面地在範圍及順序方面,表達出有關種族及文化群體的整全觀點,並成為構成整體學校課程的一個部分?  
該課程是否包括對文化、歷史經驗、社會現實、以及包含不同民族的族群的存在狀況的不斷的學習呢?  
該課程在設計及實施時,有沒有應用跨學科及多元學科的取向呢?  
該課程在研習民族、種族、文化群體時,有沒有使用比較的方法呢?  
該課程能否幫助學生從不同的種族及文化角度及觀點,了解及解釋某些事件、處境及衝突呢?  
該課程有沒有把澳門概念化和描述成一個多元方向的社會呢?  
學校有沒有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參與不同種族及文化群體的審美經驗?  
學校有沒有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完整地發展和學習至少兩種語言成為合法溝通的方式?  
該課程是否能最大程度地集各方的經驗與及有效學習和運用社區的資源?  
成績評估過程中,能否反映和包括學生的種族及文化經驗?  
學校對有關種族、文化教學的目標、方法及所使用的教材,有沒有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評  

   註:¨ 代表有待考慮融入課程或缺乏這些元素
   ¨ 代表已經包含這方面的元素
   ¨ 未能從課程文件作出分析和結論

  第二為全民教育理念是指教育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狀況,其中包括教育社會學家高文(James Coleman)所提出的入學(access),參與過程(participation),教育成果(result)和教育效果(effect)等四個層面上作適當的檢討。最後的分級課程管理是關乎規劃改革的實施策略,其中包括有關政策制訂、資源調配、績效責任、員工培訓、試驗修訂和持續發展等情況。

  本文為第二階段課程實施和管理策略的檢討,是根據(1) 品德教育、(2) 視覺/手工藝術、(3) 社會/常識/衛生、(4)數學等四個組別做研究調查,經過分析和整理撰寫而成。以下是這四大科目的總結性報告和建議。

I. 品德教育(道德/公民)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本研究小組指出品德教育科的重要性是獲各方教育人仕所認同的。推行小學道德教育科和公民教育科後,不單是小學生覺得此兩科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校長的訪問中,教師的質性和量性的調查中,皆對此科的重要性十分正面和肯定。從課程改革的觀點,未來澳門小學教育的發展,品德教育科應繼續保留為一獨立科,以確保澳門小學生有良好的道德和公民教育。

督學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中葡小學的教師都能儘量依循大綱來講授教學內容和實踐工作建議。在現行制度下,督學主要是按照大綱進度來評核教師的教學表現。教師為求自保和依循科目大綱教學,因而減低了剪裁課程的意欲和實施課程大綱的靈活性。但實施改革課程後,為了配合大綱,教師教學的自由度因而減少,且教學工作受制於大綱和督學的規範和指引,教師可能因此而變得被動,這樣會影響課程實施的持續性發展。從課程推行的模式來說,便有忠實觀和相互調適的兩派觀點。澳門教師一方面要考慮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和有機性,同時也要參與改善教學監察回饋機制和加強課程或教學方案的靈活性和彈性。

資源管理和編寫教材

  品德教育在資源管理和支援的機制及教材配置方面,應正視資源配套和教材(尤其是教科書)不足的問題。為了減省編寫的成本,可考慮剪輯或商借版權或利用本澳現成或外地的教材。此外,也可考慮設立教具制作組編製教材套,增加或更改教學資源中心的開放時間,使教師在週末週日以及晚上時間也可以使用,並考慮設立網上教學資源站,以利發展教材和加強有關資源的廣泛流通。長遠來說,政府應繼續資助出版一些澳門品德/公民教育的基本教材、學校用書和習作本,使這個學科更加多元化和本地化。

教師培訓和協作

  整體來說,教師現時的困難是工作量和壓力很大,尤其是用於備課工作、編寫教案、製作教材和教具方面所費的時間甚多。此外,教師現時是以各自進行備課來施教,雖然已有一定程度的跨校教師協作形式,但工作量依然很重。當局需要加強教師培訓,使教師在課程發展的過程中能力不斷提高素質,各前線教師互相協作和有足夠的課程設計能力,自行組織其教學內容。

改善品德教育的多元化觀

  澳門小學品德教育雖號稱高舉多元文化的旗幟,但不同的受治者皆比較重視辦學自由的多元性,因而未能真正深入確切理解多元文化的涵養。事實上,多元文化並未能在道德/公民教學中得以全面落實和體現,在本科目加強和推行多元文化,建議當局可參考小組於第一階段報告多元文化教育教學計劃評鑑清單。此外現職教師可透過持續進修和專題研習給予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的培訓。

加強課程統整

學校的合科和分科教學各有優缺點,但有鑑於目前課程科目繁多,可考慮進行課程統整,合併及簡化科目。例如把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綜合起來,社會、歷史和地理綜合等。但如實施合科的話,當更配合師資培訓。在全民教育的理念下,課程綜合是大勢所趨。小組建議學校必須保留道德和公民教育科,當中原有兩個課程也須綜合,及減少與其他學科的重覆。至於宗教科的處理,建議可預留1/4課程空間讓學校以校本方式引入,或在法令中容許另設一科。

II. 社會科

學生/教師方面

綜合社會科的研究結果和分析,現行社會科課程是得到教師和學生的接受。這可從分別有九成教師和七成以上的學生認同他們在社會科堂上學到的東西都很有用得到證明。整體的教師同意自己所任教的課程內容和是與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連繫及配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九成的教師認為本科的選材切合學生的日常需要和八成的教師認同本科的精神及宗旨亦充份說明他們對課程有頗高的接受程度。教師的面談進一步反映他們對新課程的看法,他們大多認為以澳門為主的社會科是必需的。教師亦對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果大致滿意;但學生對社會科教學的情況的觀感則較分歧,部份有較多負面的回應。這與本科任教的教師對課程能否掌握和所具備的教學能力、督導員如何監察和促進各教師運用教學資源,與及學校及當局對教師的培訓和支援有密切關聯。教師對課程的不滿主要在課程的組織和結構上,其次是在教學環境和資源提供方面。因此,整體來說,教師對本科的課程和教學是有頗多的不滿和感到不足的地方,長遠來說會減低教學的效能,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認為課程大綱的指引範圍太大,而時間分配不足,資源有限,欠缺教科書,及教青局的有效支援等都有須要改善。小組建議有關當局應正視這些問題,進一步咨詢意見後並給予正確的解決辦法和實施方案。

課程編寫

在編寫社會科課程方面,調查小組對於課程編寫人的學識、背景和經驗感到十分滿意。但由於他們大都持有中學教學經驗,會不自覺地採用了中學對社會科的要求來處理只適合小學生使用的歷史科、科學科、地理科等課程綱要,忽略了小學生在五六年級的語文程度和理解能力,情緒和智性發展,與及科目在學校的課時上適當的安排,這樣會容易出現課程太深澀和時間分配不足等問題。總括而言,本科編寫的方式較為趨向中學課程模式的發展,未能完全照顧小學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前線教師在本科教學上要面對的困難。因此社會科課程大綱指引是有必要重新按照實際情況作出有效的跨科目課程修訂和統整作出調整。

督學/教青局方面

教青局和督導員在課程的推行上應扮演更全面和積極的角色,幫助課程的有效實施,但因為當局在課程的訂定和推行上過於倉卒和急促,加上人手短缺,欠缺周詳的計劃和資源的配合,導致課程本身在推行和進度出現問題和困難。以上的情況在世界發展中地區的課程改革也普遍出現。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基本培訓不足,亦同時面對有限的教學資源與及新來澳學生的問題和教學困境,其教學工作的艱難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師大多數採取Fullan (1991)所述的「假的清晰」(false clarity)的執行策略亦是很自然的,這顯示在他們大多數皆認同社會科的精神和宗旨,但卻不能具體說出本科的目標所在;另方面亦反映在他們頗滿足於自己所用的教學方法,而未能反省這些方法在社會和教育上的有效性和適切性。督導員的人手不足和在課程的跟進上角色含糊,同時亦未訂立有效的督導評估方式,以評定課程實施的優劣和辨別問題所在。透過客觀和系統性的教學評估和回饋有助教師和有關當局瞭解課程的有效推行程度和教師在教學策略運用的恰當性。因此要有效帶動教師探討社會科的本質及改善現有教學情況與及教學監察和回饋機制,建議當局可考慮加強教學資源調配、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師資持續培訓和進一步修訂課程大綱。

 

III. 視覺教育/手工

《視覺教育/手工大綱》的內容

本研究報告顯示教師未能完全掌握《視覺教育/手工大綱》的教學建議。大綱的教學活動建議涵蓋的類別與專科知識既多又廣,教學計劃中的指引寫得很簡單對大部分沒有受過專科訓練,以及藝術修養不足的普通科教師來說實在難以掌握。如果教師對計劃中建議的目標或教學程序不清晰,便容易對學生做成誤導,難以達到擬定的教學效果。希望有關當局進一步為教師提供較詳盡的教師手冊和視覺教育/手工參考資料,以便包班制的教師可以較有效地開展教學和評估。

新課程大綱學生的心智和情意發展

  根據第一階段報告,《視覺教育/手工大綱》的建議活動有部分未能配合學生的心智和情意發展,其主要原因是教學內容太多、太深(詳見第一階段的《視覺教育/手工》課程評鑑報告之3.7.9.項),教師不容易全面實踐。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視覺教育/手工學習活動甚感興趣,究其原因,是老師在教學時從略,故學生沒有感到困難。另外,由於教學建議被有關方面要求納入大綱中,基於篇幅的限制,課程編寫者在大綱內是難於作出詳細的描述,因而教師對部分課程綱要仍然未能清楚理解當中的要求。建議在修訂《視覺教育/手工大綱》的內容其份量與難度要安排恰當,設計活動和要求需要配合兒童的心智發展,既能提供學生美感經驗的機會,又能保持學習的趣味性。這方面邀請資深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作未來編寫教材和修訂大綱的參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師資培訓課程

  當局為配合新課程的推行,當初曾開辦不少培訓課程,內容主要依低年級及高年級教學內容作出重點安排,當中有製作實習的,也有美術欣賞的。這類課程一般是短期性,以講座或工作坊形式進行。基於課程安排因此而會缺乏周詳計劃和有關視覺教育/手工的教學策略,教師覺得培訓課程對他們在教學上的幫助仍然是十分有限。再者,因為澳門官校是包班制的,根據訪問,當年如果教師參加工作坊時正任教低班級便只能修低班的工作坊,直到如今他們任教高班但已沒有持續接受培訓課程,這樣教師會面臨很大的教學難題。小組建議有關當局在未來培訓工作坊時,宜考慮以媒材類別為單位,展開為期較長的培訓課程,學習內容宜包含製作實習、藝術鑑賞和相關的教學方法,讓任教不同級別的教師進修。這樣有助教師學習和瞭解同一製作類別及在選材和設題及教學方法上應如何配合不同年齡級別的學生的心智情意和藝術潛能的發展。

教材及資源

  視覺教育和手工的教材及資源不足影響教學質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新的課程內容涵涉教材甚廣,但當局卻未能給予教師充份的配合和支援。教師要面對教材難尋的困難,最後唯有應用個人有限的資源去應付教學活動,影響課程發展的成效。小組建議有關當局改善現有《視覺教育/手工》科目教材及資源不足的情況。增添學校每班視覺教育/手工的各方面教材,包括藝術教、其他視覺教育/手工工作室的參考資料,器材用具與及加強參觀澳門及鄰近地區的藝術文化和教學交流。

督學角色

  教師的另一個壓力來自他們對督學的角色和職務的誤解,因為督學嚴格要求教師要依照視覺教育/手工的教學建議授課及在教學要編寫每堂的教案。但教師認為觀課的目的是監察他們的教學效能等,教師的不安與揣測,多少影響他們的教學信心和積極性。建議當局加強各方的溝通,減輕教師在督導過程中的隱憂,幫助他們適應課程革新和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監察與回饋機制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有關方面建立了監察與回饋機制,例如設立督學制度,容許其它教師校長觀課,向老師、家長、學生及社會人士、藝術工作者和課程專家等徵詢意見,目的是希望新課程能夠逐步順利推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根據小組研究顯示前線教師礙於自己的專科素養不足,部分教師覺得他們提出的意見沒有上達,倉猝推出的新課程內容感到陌生和困難。對於督學和校長的觀課,大部份教師感到不安、有壓力而產生抗拒感。建議當局能夠鼓勵以上各方的人士從不同渠道和方式加強溝通,互信和合作,共同制訂和改善監察與回饋的機制。

美術比賽配合教學

  不少學校因應付每年頻密的各種美術比賽,以致教師難於完成擬定課程目標。美術比賽過多可以導致新課程難以全面實施。雖然參加比賽獲獎,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但是過多的比賽,或參加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創作及美感經驗,這樣會容易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故此,建議課程指引給學校及教師仔細思量,要選擇有意義的比賽才參加,而且還要考慮該等比賽,是否能配合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參與。

 

IV. 數學科

課程編寫

根據數學小組的調查顯示,小學數學課程設計和編寫人主要是學校教師,但編寫課程的經驗不多。另外編寫人對初中數學教育發展所知有限,與中學課程設計者兼協調員的溝通不足,容易出現課程銜接問題。數學科編寫方式主要是先寫小一,然後是小二小五,再寫小三小六,最後是小四,這樣的安排會欠缺整體方案 (總表是完工後才編寫),同時過份強調以學科為中心,較少考慮到全民教育及多元文化這兩個大前題,亦忽略澳門社會及其教育制度特性(例如新移民、留班學生等)。除了編寫《課程大綱》外,課程設計者亦要編寫教材及習作等,但並不是全職去進行這件工作,因而有少部份內容因時間關係而未能作出修訂 (如刪減代數方程式部份),同時教材亦出現不少錯漏,對計算技巧的要求較高。

學生/教師方面

教師對數學科大綱的要求有不同意見,一般認為部份課題內容太深奧和煩瑣,較難適合個別差異很大的班級。調查顯示教師對螺旋式課程組織及編排未有深入理解,同時在實施時官方亦沒有特別強調,故只有少數老師跟隨總表作直線式課程安排。在教學方面,大綱及教材設計具彈性,有選教部份 (如繡曲線及珠算等) ,但亦有個別老師欠專業判能力,全部選教,使學生應付不來。官立學校個別差異甚大,教師認為教學大綱在處理有學習困難學生欠指引,同時未有為這些學生定學習底線。

教師極之重視教材和希望大綱能提供多些教學指引,教材及教師手冊和各練習題題解。

教學資源

數學教學資源的不足和久缺靈活的教學法容易導玫學生學習與趣減退。大綱中趣味題及思考題略欠,同時情意方面的培養亦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數學科的教學資源普遍不足,教學資源主要是教師、教材、習作及一般數學教具。在教材方面,老師除表示在教育學院裡所學到的知識外,在中小學時期的學習經驗、同行切磋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教科書、補充習作及參考書對他們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幫助。至於數學遊戲、現代化的教材套、應用剪報和政府統計數據、數學學習錄映帶、互聯網學習、實地考察專題活動等較為缺乏。小組建議當局要加強教學資源使教師和學生能進行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認為持續專業發展極為重要。在專業進修上,教師認為只參加講座是不足夠,有的更要求增加多一些示範教學(由督學或主修數學的資深教師示範)和數學教研學習活動。

 

總結

  根據第二階段對於以上四個科目的課程檢討研究報告,顧問研究小組提出以下的建議:

1. 課程改革和參與者角色

  課程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須有賴教師、校長、學生、政府和社會人仕參與和對改革目標、內容和策略上的認同和支持是十分重要。加強彼此在各階段的溝通和配合適當資源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政府在改革的過程要避免由上而下和過份急進,增加透明度和作出適當協調和配套設施,讓參與者明瞭和確定自己在課程改革斤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

2. 學校行政管理

  建議精簡學校行政架構。傳統以來,中葡學校的管理以中央集權領導模式運作,學校行政與教學皆由上而下,缺乏靈活和自主性。質素教學和有效行政管理是現今各國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和挑戰。教青局可考慮進一步精簡官立學校行政架構,把部份權責下放給各學校,並給予適當的表現指標和問責性,使各學校享有較大的靈活和自主性,發揮個別學校機構文化和特色,從而提高其教學和行政的效益和職能。

3. 改善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和場地不足容易導致課程實施出現問題。建議加強各學校有關科目的設施如圖書館,美勞室,音樂室,電腦室,學習中心,輔導室,語言和視聽室,科學實驗室等和其它教學設備。另方面如品德教育,視覺教育/手工,常識及數學科,因學校設施和場地的缺乏,教青局可考慮幫助學校建立不同科目組別的學習資源室(或資源角)及應用社區設施和場地,以確保教學成效。

4. 加強課程統整

  減少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因科目太多而造成知識割切和學習經驗重組的困難。在不同階段中協助教師調整有關各學科及術科課程,加強彼此的關連和統整。這方面,學生代表、教師、校長、課程編寫人、督學、學科專家、社會人仕和教青局應作定期的召集會議(例如每年1-2次),研討各科的課程統整問題和改善方案。

5. 增加教育資源

  雖然中葡學校的教育資源包括校內設施、場地、師生比例、教學設備等較不少私校為優勝,但與其它先進國家比較仍然相距甚遠。在廿一世紀資訊社會,要達到課程綱要所擬定的目標,政府當局必須考慮定期給學校增加較多教學資源,其中包括更新各科目包括鄰近地區(如:中港台澳)所備用的教科書/教材套/習作指引、參考書、電腦光碟、教學軟件、錄影帶、影視器材、政府教育資料(包括各科目的課程發展和參考冊子)和參觀活動開支等。

6. 改善教學監察回饋機制

  課程的實施和管理必須有較靈活和客觀的監督方式及相互回饋機制才能確保教學質素和成效。教師一般面對督學和校長觀課回饋評鑑感到很大壓力,容易造成主觀印象和產生抗拒感。另方面,督學人數較小亦需要不斷進修,難於全面支援、監察和檢討教師教學。為確保學校和政府能獲得充足的人手和資源,小組建議教青局成立一個「課程督導和支援小組」,聘請本地和海外教育專業人仕和學科專家協助澳門建立多元化和有效監察機制及提供觀課和視導評估服務。

7. 加強教師和行政人員專業發展

  為了促進教育的成效和教育專業人員的素質,小組建議教青局繼續加強在職教師和行政人員專業培訓。培訓課程和專業持續發展包括以下範圍:

 a) 多元化的教學法

澳門傳統教育制度過份強調學生認知和應試能力,基礎教育缺乏培養學生自學和反思能力、社會責任和文化認同與及人格成長的需要。本研究顯示大部份課堂學習和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和書本作主導,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和全人發展。建議專業培訓需要強化多元化教學方式,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和報告、訪問和調查、電腦教學和互聯網學習。此外探究式、協同學習、創造思維與及博物館和圖書館及實地考察等模式學習,都能提高學習動機和教學的效能。

 b) 學生輔導,教育行政,課程發展和教育研究,教育社會和哲學,與及課程發展和評鑑,幫助教師設計、剪裁和選擇適當資源教學和各學科教學評核方式。

 c) 應用資訊科技和加強示範教學和互相觀課學習文化。

  總括來說,以上四個學科課程的大綱編寫仍存在著很多不足和有待改善的地方。政府當局要提高教學成果和推行課程改革,原有大綱必須依期修定,考慮如何增強各方面的支援以達致編製課程的理想架構和共識。在日後修訂各課程大綱時,應當關注教學規劃、資源調配、員工培訓、管理實施和分工合作等事項的全面統籌。例如搜集各界意見,特別是前線教師、督學及高校代表等各方面的共同參與,當中亦可考慮以合約形式借調現職資深教師去全職編寫新課程。另方面教青局可考慮建立「課程發展駐校計劃」,邀請本地和海外專家學者定期探訪澳門的學校及協助交流,以促進課程改革和學校教育的發展。此外,未來澳門課程改革除有效配合學校教學及政府人力和資源運作與及鼓勵各社會階層的參與外,長遠地也應朝課程發展議會的方向,建立一個開放、多元化和系統性的課程改革機制和課程發展模式,使不同教育理念的辦學團體和教育工作者都能攜手同來參與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參考資料

澳門政府(1998):《法令第4/98/M號》,澳門,澳門政府。

澳門政府(1998):《法令第11/91/M號》,澳門,澳門政府。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課程改革工作組(1995):《小學課程》(試行版),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課程改革工作組(1998):《「課程改革─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報告》, http://www.dsej.gov.mo。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課程改革工作組(1999):《小學課程大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1992):《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美術教學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古鼎儀(1999):《教育與社會》,單元二,香港,公開大學。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五版),台北,商務印書館。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1993):《小學課程指引》,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馮邦彥(1999):《澳門概論》,香港,三聯書店。

曾榮光(1998):《香港教育政策分析:社會學的視域》,香港,三聯書店。

Banks, J. A. (1991).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repared by the NCSS Task Fore on Ethnic Studies Curriculum Guidelines. (http://www.ncss.org/standards/positions/multicultural.html

Bray, M. & Koo, R. (1999).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Hong Kong and Macau: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ontinuity and Change. CERC,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ipp, Steve (1997). Macau, China :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Portuguese Colony's Transition to Chinese Rule.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Cremer, R. (1987). Macau: 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Hong Kong: UEA Press Ltd.

Coates, Austin (1984). A Macao Narrative.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