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標 |
內 容 |
工 作 建 議 |
評 核 |
| ● 1.能認識光的直線傳播和速度。 ● 2.能認識光的反射定律。 ● 3.能明白單向反射和漫反射。 ● 4.能懂得平面鏡成像的作圖法。 ● 5.能認識平面鏡所成像的性質。 ● 6.能認識平面鏡的應用。 |
第一單元 光學 一、光的反射 |
|
通過提問、指定學生在黑板上作圖、觀察學生做實驗時的表現和批改家課、實驗報告以及學生所做模型等方面來評核學生成績。 |
● 1.能認識凹鏡、凸鏡對平行主軸光線的反射情形和焦距等於曲率半徑的一半。 ● 2.能懂得用作圖法表示球面鏡所成的像和熟記其像的性質。 ● 3.能掌握用圖解法求出球面鏡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或鏡的焦距及組合鏡生成的像。 ● 4.能認識球面鏡的用途。 |
二、球面鏡 |
|
除用上述方法評核學生成績外,教師教授完第二章內容後可測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 |
| ● 1.能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折射定律,並掌握其應用。 ● 2.能認識折射率的意義和玻璃折射率的測定。 ● 3.懂得相對折射率和不同介質中光速的關係之意義和應用 ● 4.能理解全反射和臨界角的意義及掌握 ● 5.認識光線通過三稜鏡時之色散現象和三稜鏡的應用。*並懂得求其最小偏向角。 ● 6.熟悉薄透鏡成像的性質和掌握薄透鏡成像公式和圖解法的應用及組合透鏡生成的像。 ● 7.懂得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並瞭解簡單照相機、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構造與原理。 |
三、光的折射 |
|
通過提問、觀察、抽作圖和全堂測驗以及批改家課與實驗報告等方法來評核。 |
| ● 1.懂得溫度、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的的意義及兩種溫標的關係。 ● 2.懂得液體溫度計的應用。 ● 3.能理解熱量、熱容量、比熱容量和熱平衡方程的意義。 ● 4.懂得用混合法測定固體和液體的比熱容量。 ● 5.能掌握固體和液體的熱膨脹計算。 |
第二單元 熱學 一、熱量和熱膨脹 |
|
通過提問、觀察學生做實驗時的表現和批改家課、實驗報告等方法來評核。 |
| ● 1.能理解熔解﹑凝固﹑熔點﹑熔解潛熱﹑熔解比潛熱等的意義。 ● 2.能理解蒸發﹑沸騰﹑液化﹑沸點﹑汽化比潛熱等的意義。 ● 3.能理解熱功當量的意義。 |
二、物態變化 |
|
與上一章方法相同﹐並舉行一次測驗以測定學生掌握熱學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識程度。 |
| ● 1.能認識分子熱運動﹐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和布朗運動的成因及其物理意義。 ● 2.能認識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及物體的內能的意義及其與作功和熱傳遞的關係。 ● 3.能認識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 |
三、分子運動論 |
|
通過提問﹑觀察和批改作業來評核。 |
| ● 1.能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特性。 ● 2.能認識液體的表面張力及其顯現的現象。 |
四、固體和液體的性質 |
|
方法同上章。 |
● 1.能懂得氣壓產生的原因及壓強的量度和計算。 ● 2.能掌握玻義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應用。 |
五,氣體的性質 |
|
除上述評核方法外﹐教授本章內容後可舉行一次全學期性質的總測驗或考試以檢查學生掌握本學期所教內容的程度。 |
| ● 1.理解施力者、力、受力者的關係。 ● 2.知道重心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計算方法。 ● 3.理解彈力與彈性形變的關係;知道力的測量方法;掌握胡克定律。 ● 4.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能辨別靜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及動摩擦力;掌握滑動摩擦定律。 ● 5.掌握物體受力分析方法,能作出物體受力圖。 ● 6.認識標量和矢量;懂得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的圖示法。 ● 7.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掌握互成直角的力的合成的作圖及計算。 8.能把一已知力沿兩個任意直交的方向分解。 |
第三單元 力學 一、力 |
|
通過堂上提問,了解學生對力、重心,各種具體力及矢量等概念的理解程度。 由家課練習中了解學生對力學分析法的掌握程度。 以堂上練習及小測評核學生的階段成績。 |
| ● 1.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理解共點力和共面力概念;掌握共點力平衡的條件。 ● 2.能利用共面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三力平衡問題。 ● 3.理解非共點力平衡與共點力平衡的差異;掌握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 4.掌握力矩平衡原理;能運用力矩平衡原理計算有固定轉軸的物體平衡的問題。 ● 5.認識力偶矩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
二、物體的平衡 |
|
作階段性小測,檢查學生對處理平衡問題的各種技巧的了解情況。 從反覆練習中跟進學生的掌握情況,準備下階段教學的參考。 本章結束後可連同第一章內容舉行一次測驗。 |
| ● 1.能區別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的概念。 ● 2.掌握勻速直線運動的計算;掌握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應用。 ● 3.理解變速運動的概念;掌握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計算。 ● 4.理解直線運動圖像的意義,並能從中取得有用的資料。 ● 5.知道自由落體的運動特點,能轉化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知識至自由落體運動上。 ● 6.理解豎直上拋及下拋運動的過程,並能作一般拋體的計算。 ● 7.知道運動與選取的參考坐標系(參照物)的關係;能處理慣性坐標系的相對運動的轉換關係。 ● 8.知道平拋運動的水平和豎直分量的處理法;會計算簡單的平拋運動問題。 |
三、運動學 |
|
於本章早期作勻速直線運動及平均速度的計算測驗,以檢查學生的基礎。 通過堂上提問、練習、家課等各方面,檢查學生對勻加速度直線運動的各種計算的熟練程度。 本章結束後舉行測驗。 |
| ● 1.理解慣性定律在靜止及運動時的表現規律;糾正日常生活中對運動成因的誤解。 ● 2.理解力與運動的聯繫;能分辨慣性和力的效果;知道慣性和質量的關係。 ● 3.能把受力分析的方法轉移到變速運動的問題上;掌握列寫運動方程式的方法。 ● 4.能辨別質量與重量。 ● 5.懂得選取不同角度為坐標,選取不同系統為對象,運用牛頓第二定律來解題。 ● 6.知道物體間相互作用的準確關係;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以整體或局部系統的角度解決常見的動力問題。 |
四、動力學 |
|
同上所述, 通過提問、
堂上練習、作業及測驗作為評核的手段。 除此之外,可在本章內容測驗後, 對平衡及動力問題再舉行一次綜合性的測驗, 以評核學生對基本力學問題的辨別及分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