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

何謂情緒

情緒“EMOTION”一詞源自拉丁動詞“MOTERE”,意即「行動」,即是人們採取趨吉避凶的行為。情緒是一種本能反應,有保衛生命的作用,亦是反映個人需要的一種訊號,而本身無分對錯好壞。基本的情緒可分為喜怒哀樂四大類。

何謂情緒智能(E.Q.)

近年十分盛行有關情緒智能的討論及訓練,在此稍為簡介何謂情緒智能,其定義如下:“它是一種控制及分辨個人和他人感受及情緒的能力,並運用這些資料去指引個人的思想和行動。”(Salovey & Mayer)

情緒智能主要靠後天學習和培訓而來,若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適當的指導,其情緒智能可與日俱增,對個人的情緒健康和成就有重要的影響。情緒智能包括五大範疇:認識及察覺個人的情緒;妥善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的管理等等。

影響兒童情緒的家庭因素

兒童是否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家庭因素相當重要。家庭因素方面包括:父母婚姻及工作狀況;教養子女的技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的人際關係及壓力的處理和承受力;父母對子女的接納和期望;父母對子女的肯定和讚賞;父母對子女情緒需要的回應;家庭氣氛及其他環境因素。因此,若要兒童情緒智商高,家庭擔任了首要的角色。

處理情緒技巧

幫助孩子處理自己情緒,以下是常用技巧:

1. 平靜專注地聆聽,以全神聆聽替代心不在焉;

2. 以簡單詞句附和其感受;例如:「哦.....嗯.....我了解。」

3. 使用肯定其感受的字眼;例如:「似乎很令人洩氣。」

4. 以幻想滿足孩子慾望替代理性解釋;例如:「真希望現在就能替你把香蕉變熱。」

此外,家長須明白任何感受都可接受,但要限制某些行為;例如:「我知道弟弟惹你生氣,你可以跟他動口不能動手。」

總結討論

日常輔導經驗觀察到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期望孩子不發脾氣,不輕易動怒,罵之欣然接受而不還口等等;很多的期望均是父母的主觀喜好,很多時高於孩子的實際年齡可以控制的。

另一常見現象是父母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很多時只從處理技巧方面花功夫,較少以一個系統化的角度去理解問題的全貌;重治標而輕治本。

香港小童群益會
輔導員 姚清嫦


  請放下自尊的面紗

在一個假日的中午, 約同家人去飲茶, 等位是意料中事, 但在等位的過程中卻發生一件令我難過的事件。

一名母親在我們等候入座的茶客面前表演教兒大法,場面十分令人側目。首先這名母親的聲量使得我們不得不注意她的表演, 從她吵罵的說話中,得知在她與親朋戚友飲茶的過程中,兒子在發脾氣,還拍檯表示不滿。或許她不想在親友面前失儀,把兒子帶到茶樓外教導吧!在過程中她不斷的向兒子發號,「用雙手擰耳朵,快說自己不對,以後不敢再犯」,手還不時推著他。兒子不從,一言不發,還蹲在地上。她見狀再加重語氣說:「我要在場的哥哥姐姐看看你如何不聽話,如何的醜!我數三聲,你快點起來,一二三」。兒子偷偷看眾人一眼後, 站立起來, 但仍沒有擰耳朵及說話。其母看見他仍不遵從,也悄悄的觀看眾人,她可能耐不住了,又調升語氣說:「你再不從我就扔你下樓梯!」兒子真的仍不從,她也真的把他抱起走到樓梯邊。當時我深信她不會真的把兒子扔下樓梯, 所以沒有阻止, 但她的兒子在這樣的威嚇下投降了。我們也鬆一口氣了,心 卻為這一場教孩子的表演而難過。

表面上看, 這位母親勝利了, 兒子終於在眾人面前屈服了,但她真的教孩子好, 還是為著自己的面子而傷害了她兒子的心靈呢?這件事上,或許母親以為自己的面子保存了,(當然我的看法不然)。母親要面子,難道孩子不要自尊!我常強調身教重於言教, 這件事上她的兒子學到甚麼呢? 或許是權威來自暴力;有權威才可保著自己的面子;犯錯後,一點自尊也不可存留。這一幕母親茶樓教子, 為她兒子帶來的心靈創傷之深, 相信日後難以痊癒!

成年人與孩子的衝突,甚至與其他人的衝突, 很多時就是為了臉上薄薄的自尊面紗,就是這一層面紗往往把我們的心靈及理智也蒙閉了,不單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所愛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可以肯定的,成人愛面子,孩子的心靈卻需要我們來保護的。孩子有錯, 我們當然要教,但在公眾場合去教,往往雙方都沒有下台階, 使事情發展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若家長們能把問題延遲到回家後, 心平氣和的去處理, 一方面孩子易於接受教導,另一方面也不傷害大家的感情。我們對孩子要愛之得法,教之有道,方能讓他們健康成長。希望類似茶樓教子的自損及傷害孩子的情景, 不再發生!

高美士中葡中學校長
梁祐澄

back.gif (3571 bytes)

next.gif (3319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