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跳(12).gif (2748 bytes)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給孩子小丑跳(12b).gif (1392 bytes)

孩子為父母帶來的第一個喜悅,莫過於是孩子的第一步或孩子的第一個字。大多數的孩子約於一歲左右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認為孩子的說話能力好像是與生俱來,只要孩子到了某一個年紀,便會自自然然的懂得說話。其實,初生嬰兒從只懂得哭鬧,到三四個月時嘰哇咕嚕地牙牙學語,再到一歲左右說出有意義的字。這『自自然然』的第一個字,其實是孩子是經過一年時間不斷學習得來的成果。

然而,有什麼東西促使孩子懂得說話呢? 促使孩子說話的正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們可有回想起,曾經從孩子出生起便不停的對他們說話,回應他們的任可聲音,好像是在跟他們交談。正是這些『交談』,使孩子學懂了如何發出別人能聽懂的聲音,如何聆聽別人的說話,如何理解他們聽到的說話,及如何專注,如何有眼神交流的與人交談。

從以上所知,父母在兒童發展中擔當著啟導的角色,亦是最好的語言老師。父母的啟導功能並非『電視』、『卡通片』、『發聲玩具』等可媲美。在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很自然地會使用了一些技巧,而憑著這細微的技巧,就能製造出一個能讓孩子自然地學習語言的環境。

究竟父母們是如何讓孩子學習說話的呢?而父母又應如何教導孩子說話呢?以下有十項條件,讓我們明白父母如何為年幼的孩子製造出一個適當的語言發展的環境。以下內容節錄自兒童語言治療手冊第33至38頁)

星數0.gif (455 bytes) 讓孩子有專注的機會
與孩子交談前,先製造一個寧靜的環境,並且抽出固定時間,單獨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學習如何專注別人的談話。
ref0405.gif (431 bytes) 保持眼目接觸
人與人交談時,會用眼目接觸以回應別人的對話,以保持對話的持續。這亦是與人溝通的要訣。
ref0406.gif (435 bytes) 陌生環境下勿過份要求
孩子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新的面孔及聲音,故此孩子未能於陌生人面前作回應亦是情有可願的。
ref0407.gif (435 bytes) 利用日常『例行公事』
孩子對一些大致相同及重複提的句子、詞彙易於學習。故此,若媽媽於吃飯、換衫、換片、洗浴等活動中多些講述自己及孩子在做些甚麼,就能增加孩子學習的機會。
ref0408.gif (441 bytes) 長話短說
父母會因應孩子的接受能力,自動的把說話速度放慢,及改用較簡單的句子與孩子交談,以便孩子吸收。然後按孩子的發展,漸漸改用較為複雜的語句,一步一步的把孩子的語言變為複雜。基本的原則就是父母會用一些比孩子現有的能力略為複雜的句子。
ref0409.gif (440 bytes) 不必更正孩子的語言
不需要更正他們的錯誤,反之,只要回應他們的說話並給予正確的示範,孩子便能從中學習,慢慢自行糾正過來。
ref0410.gif (444 bytes) 只講目前,不講過去未來
為零至兩歲的孩子而言,對於過去和未來的問題,是沒多大用處的,孩子亦不會用心去學習,故此,將話題內容集中於目前正在或剛發生的事上,對孩子的語言才有幫助。
ref0411.gif (438 bytes) 跟隨孩子的興趣
父母的談話內容可跟隨著孩子的興趣,令孩子更能把父母的說話及描述的活動連繫起來。相反,若父母對孩子說一些與其專注的不相符時,孩子只會左耳入右耳出,甚至產生混淆不清。
ref0412.gif (446 bytes) 利用書刊
父母可與孩子一同看圖書或故事書,一方面可擴充談話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按圖書內容向孩子提問,促進其理解及思維。
星數9.gif (442 bytes) 勿矯枉過正
過份矯正孩子會令孩子帶來壓力,更會為了逃避改正而降低說話意欲。

 

參考資料

1. 梁文德(1996) 兒童言語治療手冊。香港 : 荷花出版有限公司。

2. 七田真[著](2001) 讓語言發達的0歲教育。台北 : 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 Fey, M. (1996) Language Intervention with Young Children. San Diego: College-Hill.

4. www.twghtttsp.edu.hk/e-square/new_page_4.htm

5. www.mama123.com

6. www.disable.yan.com/resource/life/health/health04

7. www.hsin-yin.org.tw/talk

特殊教育工作小組言語治療師

張潔儀

[返回前頁]